DOC被抛弃了,我们怎么办
----有感于《微软文档的再生》
昨天读了《中国计算机用户》4月16日的第14期记者观察栏目的《微软文档的再生》(作者边锋,以下简称《再生》)这篇文章,颇有感触,觉得文中提出的几个问题很尖锐,尤其是“DOC被抛弃了,我们怎么办”,是许多人一时还没有感觉到的。而我们作为一个办公套件厂家,却不得不来认真回答了。
我非常认同文章中的一个看法,DOC被抛弃的理由主要原因是因为它是一个封闭的文档格式。但我从一个普通用户的角度来细细琢磨,其实此事也是在向我们所有的用户传递着另一些信息,如因为这个格式是我自己的,所以我可以决定它的命运;我认为它不合时宜了它就该寿终正寝。至于用户的意见,我是可以不需要理睬的,甚至于我现在就是要悄悄地让用户不知不觉的就跟着我的Office2007去直接接受另一个新文档格式。所谓全球有近十亿的用户使用DOC,DOC目前已拥有无数多的用户文件等等,都只是成为我推广新标准的基础,至于那些DOC是否能非常确凿的转变为新格式文档,转换后会不会“错误百出”,那也是另外的话题了。
我支持国家文档格式标准,之所以不看好微软的OOXML标准,也是基于以下的原则:一、文档格式标准涉及国家核心的信息利益,不能基于单个厂家的标准;有关这一点,我会另外撰文来阐述。二、基于单个厂家形成的标准会有许多用户甚至政府都难以左右的随意性,就像现在的DOC虽然有强大的用户基础,还是会轻易地被抛弃。三、一个开放的标准应该对所有的竞争者都是平等的,但很显然OOXML只对微软有利。
“DOC被抛弃了,我们怎么办”这个问题也应该问问微软,相信微软也肯定有所准备了,只是从目前的表象看,似乎微软自己也是准备不足。如Office2007对DOC的兼容性似乎也有待于提高,(精确兼容肯定是做不到,这也是我们国产Office几年来被迫和DOC“精确兼容”得出的一个实践性的真理。)我们的测试人员已经发现,2007对部分老DOC文件其兼容程度还不如我们的RedOffice3.0。而我们也在努力,相信微软也会继续努力。
我认为国家文档格式标准是传统文化的保护伞。过去的Office把中文按西文的方式来处理,完全没有体现汉字方块字的整齐划一和我们的使用习惯,微软Office把一些不属于我们文化习惯的“习惯”当成了我们新的“用户习惯”。只有我们国家自己的文档格式标准才有可能准确的把握住中华文化的内涵和神韵,才能把我们一些细小的习惯理所当然并且自然而然的在格式标准中体现出来,才能让我们在软件的设计和使用习惯上自然的满足国人的需求。更何况我们国家除了汉字以外,还需要考虑多民族语言如蒙、维、藏等。所以,我们必须支持自己的国家文档格式,把握住DOC这个事实上的标准被推翻,新的开放标准“三国演义”的大好时机,以中国巨大的市场为利器,由政府来引领国家标准战略,以UOF来主导国际国内文档格式标准的融合。
因此,我们的表态是,一、我们依然会继续兼容DOC格式,但希望用户不要要求我们“精确兼容”;也别指望微软新版本做到精确兼容,因为微软自己也做不到。二、我们将持续推动国家标准的推广和实施,希望政府和广大的用户都来支持我们的行动。我们更希望所有用户籍此明白DOC就要逐渐淡出发展的潮流了,采用国产软件就是确保自己文档的未来。
巴塞罗那之行:
在巴塞罗那留下你的酷
忙碌的一天收获的一天
在汉堡没有吃到汉堡
软件是一种文化
最新看点:
我们该如何参与开源社区
建立自己的通天塔
弃权的国家将被忽略
像羚羊一样奔跑
标准之争:
中国立场VS美国立场
微软OOXML失败了
不抛弃不放弃
国家标准出台国产办公软件摆脱扼喉之患
回应陈永正:希望微软从技术的角度正面回复
我为什么旗帜鲜明的反对微软OOXML
揭示真相采用微软OOXML也意味着剧变!
标准不是巧克力
国家文档格式标准是传统文化的保护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