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孩子认字:一些朋友的看法

标签:
认字早教孩子发展育儿 |
分类: 懒猫的早教园地 |
非常感谢朋友们对《为什么不能让孩子过早认字》以及后续篇《早认字早阅读的意义何在》的关注和评论。
让我特别感动的是,老朋友上上妈妈,给我发纸条说:“非常同意你不能过早识字的文章,不如把我之前写的<过早识字>做个连接,
---------------------------------------------------------------
此外,为了和大家分享更多看法,再转贴一些朋友们的评论,做为补充——

上次来你这里,看到关于不要过早认字的文章,很赞同你的观点。今天又来,怎么还在讨论这个问题?感觉不是很复杂的问题啊!以我本人的经历看,我的文字能力应该算是不差的,但我六岁前几乎没有认过字,我父亲是一所著名学校的历史教师,教我认字是没有问题的,但他只是给我讲故事,而且带我去了很多地方,我本生在城市,但跟随他去过不少农村,还结识了许多农村的小朋友,总之,我幼年时的生活很丰富,这是我终身的营养。至于认字,只要在上学,自然而然就会了。现在,我是个写字为生的人,但是我要感谢父母的,真的不是他们教我认字,而是他们给了我丰富的经历。人生真正的感悟都是来自于经历,过于重视技艺的培养,很可能阻碍智慧的发展。
我用自己孩子的成长经历来支持你的观点。
我一直相信孩子在每个阶段都应该做适合他年龄的事情。而且过早过多的认字对孩子是弊大于利的。所以孩子从小都没有刻意认过字。但是坚持和孩子一起阅读优秀的童书。我想独立阅读并不代表一定是文字的书籍。我家孩子在学龄前就经常自己看书很长时间,当然那个时候他看的都是绘本,文字很少。
孩子在5岁半的时候,突然开始对汉字有了浓厚的兴趣。在学前就完全靠自发学习过了识字关。现在一年级了,从今年开始自己阅读纯文字的书籍。而且因为是靠自己的能力学习了很多汉字,让孩子对其他科目的学习有了很大的信心。
我一直迷惑,3,4岁的孩子看7,8岁大孩子的书籍,对他们能有什么好处吗?与其囫囵吞枣的读下来,消化不良,不如做这个年龄应该做的事情。
作为一个小学生的妈妈,我认为学前认字还是有必要的,因为基本的识字量是保证学校正常学习的条件。孩子每天都在汉字的环境里面,让他不是识字都是不可能的。小孩子的妈妈,不必担忧太多了。

-
-
我想博主的意思,还是要理解孩子,尊重孩子,遵循孩子成长的内在规律,而不必揠苗助长,就像我们现在很多的家长,过早的让孩子站立学习走路,但是很多孩子没有经历爬行的阶段,长到不少导致感统失调一样。
多多一岁多,男,很爱看《轱辘轱辘转》,里面的车很多,但是他最感兴趣的,反复指给我们的,都是那些在实际中看到实物的,也因此学会了很多车的名。 -
和抽象的认字比起来,我觉得这个是更重要的。“更要让孩子多接触真实的环境,通过大量的实际经验来丰富他的感知、从而提高思维和理解的能力”
非常赞同。在时间有些的情况下,真实的环境和实际的经验,是我会优先考虑的,这样他形成的,才是个人知识和经验,而不是那种来自书本的他人的,抽象的共同知识
-
我自己是个非常喜欢阅读和写作的人,因此,我也希望我的孩子能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但,我并不想刻意地让我的孩子认字背儿歌。在这方面,我希望的是引导,引导,积累,积累。结果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在陪伴孩子看故事书,给孩子朗读的过程中,我们的孩子在一点一点地进步,我们的孩子很快乐,而我们自己很幸福安宁,这比识了多少字更有意义。
育儿,绝不能有功利心。很急于让孩子学认字的朋友们,不妨先问问自己的内心:真的,真的,只是为了孩子的成长才这样做吗?还是,其实只是为了做父母的虚荣心才这样做?认字很早,也许除了能让家长受到更多的赞美,似乎,我还没找到什么特别的好处。甚至,我想,孩子早慧,未必是一件太好的事。毕竟,早慧的孩子是少数,那么,这样的孩子也注定,相对的孤独。 -
-
现在太多的家长,育儿时就是带着功利心,别人都在做的事,有几个能做到不让自己的孩子参与而又心平气和的?又有多少家长是随大流随着让孩子学这学那,而不看孩子是不是需要和喜欢的。
想想我们小时候,家长才没有功夫管我们认字呢,自己和伙伴玩儿去吧,可是,我们并没有因此而不喜欢读书。
我相信,只要家里有人在看书,只要家里有很多的书,孩子不会不喜欢阅读,进而不会不喜欢认字,因为那会成为一种需要,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认字多少与理解能力没有多大关系,关键还是在家长,家长的方法一定要适合自己的孩子。 -
- 有个小小的发现——很多母亲其实内心里很是觉得自己的孩子比其它同龄孩子更“聪明”或者“早慧”的,然后再根据这个认为,认定自己的孩子“必将”或者“定能”通过所谓早教把其它孩子更远地甩开,从而成就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成功者”——人上人。
- 也许我的说法尖锐了些,但我察觉到身边太多的家长都有这样的想法。
不过,由于我自己是普通人,生的也是个很普通的闺女,所以,我决定不和其它家长与孩子争相攀爬那所谓“成功”的阶梯,而只在每天平淡平凡的生活中,让孩子顺应自己的自然发展规律,自由自在地成长。
-----------------------------------------------------------
(另外,有媒体将就此话题做专题,请我来主持,如果大家还有更多的想法,欢迎告诉我,可以在本文后发评论或者发邮件: youtong@vip.sina.com)
更多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