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儿童美术教育

成长记录

育儿

分类: 妈妈的

    懒妈读书会上和家长聊着聊着, 就会想起儿子小时涂鸦期的情景, 写出来和大家分享。

涂鸦的开始

    儿子上上, 一岁左右开始练习走路,但这个时候他最擅长的是爬行,而且爬行速度相当快。 他很享受爬行,因为这样他能够不再借助别人的力量就可以到处走走看看,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主动探索的精神应该就是从这时候开始萌发的吧。这个时候, 孩子坐着或跪着的时候, 双手相对自由,对于能够被他的小手改变形状的物体非常着迷。

    有一天, 妈妈看到上上吃早餐的时候, 一坨果酱掉在了白色的婴儿餐桌上。上上伸出小手指头,好奇的摸了摸。很快,他发现果酱通过他的手能够在白色的餐桌上留下痕迹。这个神奇的发现让他很着迷,于是忘了吃饭,兴奋地在餐桌上用果酱抹来抹去。妈妈没有怪他不好好吃饭, 也没有嫌他弄脏了餐桌,而是饶有兴趣的在旁边观察, 发现这个平时不得闲的小家伙在这时注意力高度集中, 而且持续时间相当长。

    孩子的涂鸦活动, 也许是从他注意到牛奶撒在地毯上的印迹开始, 也许是从他兴奋的玩沙子玩水开始。当孩子发现, 能通过他的小手

标签:

文化

虎妈战歌

幸福感

美术教育

艺术教育

育儿

分类: 妈妈的

    没看过《虎妈战歌》,只是听懒妈聊过里面的一些片段和虎妈的育儿理论。总觉的虎妈对成功的定义和我对成功的理解有很大的差异。

    我从小对绘画很感兴趣,生了孩子之后自然而然的对孩子的艺术教育,特别是美术教育十分的关注。经常用来提醒自己和别人的话是:我们要培养艺术家,而不是画匠。 “家”和“匠”的区别是:艺术家的理想是不断地创造新的,而匠人的工作是不断重复过去。以我的看法,用虎妈的方法绝对是可以“逼出”技艺超群的匠人的,但无论如何也无法培养出艺术家的。因为艺术家的创造力是以兴趣为导向,以情感为动力的。

    无论孩子将来从事哪个行业,通往成功的路上都将充满困难和艰辛。有了兴趣和热情,才能有勇气去独立面对,才能有智慧去想出解决的办法。我们的孩子不一定都成为艺术家,但是一定要拥有这种艺术家的精神。

    另外,以我的亲身经历和我对周边的人的观察,发现如果一个人的兴趣能和他的专业、事业相结合的话,一定会感觉很幸福的。这种幸福感和挣多少钱没有直接关系。象虎妈这样忽视孩子的情感,即使孩
(2009-08-18 09:56)
标签:

育儿

分类: 上上的

  有一次逛家具店的样品间, 发现电视墙上挂了几幅抽象画,就用四个油画框不加任何画框, 简单却很有风格。想想抽象正是很适合上上这个年龄玩的东西, 不如利用假期来为我们的新家做点东西。既可以装饰我们的新家, 又可以让上上好好的玩一把!

定了画框,买好工具和丙烯颜料,我们整整花了四天上午搞出了这样的作品, 妈妈和上上都很有成就感!

妈妈定的主题《春夏秋冬》,上上自己选颜色。妈妈给上上示范了甩、泼、喷、辊子滚等各种方法,提醒他注意一下大小疏密的关系, 剩下的就都交给上上自己处理。结果就是这样的了。妈妈的照相机不太理想, 实际上画的颜色要明亮一些。

(2009-07-01 10:09)
标签:

育儿

分类: 妈妈的

结婚十多年了, 第一次很想送老公一件礼物——老婆画的第一张画。

非年非节,也不为生日或什么什么纪念日,只是单纯的想送给他。

当了四年的全职妈妈,再出来工作挣的那点钱不但对家庭经济没有任何贡献, 反而给家里人造成了很多麻烦。因为平时需要爷爷奶奶接送孩子,周六上班的时候需要老公看一天孩子。

老公说:“难得这么大岁数了还能培养出什么爱好, 你喜欢就去吧!兴趣和工作能结合在一起很难得的。周末看孩子,没什么的,不就是陪他玩嘛。”

周围的同学朋友经常会羡慕我有个好老公, 自己也觉得是个幸福的女人。

非年非节,也不为生日或什么什么纪念日,只是单纯的想送给他一件礼物——我的第一张画。

标签:

好玩的

油水分离

水粉

写字台

儿童美术教育

育儿

分类: 妈妈和上上的

早上, 上上起的很早,问睡眼惺忪的妈妈:“妈妈,我想画画,你有什么好玩的方法画画吗?”

妈妈立刻打起精神:“当然有了!”准备好东西, 我们这就开始!

之前的一个休息日,妈妈把原来放在大写字台上的电脑挪到了卧室的小桌子上。大大的写字台只放上上画画,做手工的用具,再也不用收来收去。所以这次不用做太多的准备工作,说开始,就开始。

妈妈:我告诉你,这次我们做个好玩的效果。不过为了做完之后效果好, 我们需要先画一张颜色较深的画,你想画点什么呢?

上上:那就画深夜呗,画星星和月亮可以吗?

妈妈:当然可以!不过先用油画棒画。

上上:我知道, 待会儿我们要玩油水分离!

妈妈:是啊, 背景用淡的水彩涂才有油水分离的效果, 不过涂完背景还有别的好玩的呢。

标签:

绘本

育儿

分类: 上上的

晚上睡前的例行公事是讲故事。

今天讲的是日本漫画家宫西达也的《我是霸王龙》。

http://img38.dangdang.com/39/35/9225948-1_b.jpg

这个故事讲的是一只小翼龙长的之后,爸爸妈妈就离开他让他独立生活。他遇见了想吃他的霸王龙。就在即将被霸王龙抓住的一瞬间,山崩地裂,霸王龙受伤了,眼睛也看不见了。小翼龙没有离开霸王龙,他装成一只小霸王龙给他找吃的,就象翼龙爸爸照顾小翼龙那样;给他遮风挡雨,就象翼龙妈妈照顾小翼龙那样。霸王龙知道是小翼龙在照顾他,但他只是沉默地接受小翼龙的照顾。当他养好伤后抓了一条小翼龙爱吃的鱼请小翼龙吃的时候,小翼龙以为霸王龙是来抓自己的拼命的飞走了。

霸王龙失望的坐在石头上落下了伤心的眼泪。上上听到这里撇了撇嘴伤心的哭了。

这是妈妈第一次看到上上因为听故事而掉眼泪,真是有点手足无措了,只能静静的抱着他......

 

 

(2009-05-14 16:07)
标签:

育儿

绘本

分类: 妈妈的

 

上上小朋友有很多绘本,但他没有小书架。受上上幼儿园的小图书馆的启发,妈妈给上上用牛奶盒和小花布作了几个书箱,放在床头或沙发旁,上上随手可及的地方。这样,既方便养成随时阅读好习惯,也方便他自己整理。妈妈发现,从上往下往书箱里插书,要比竖立着,往书架里插,对于小朋友来说要容易得多!

 

分类: 妈妈的
清明节过后,带着上上和同事一家一起去香港迪斯尼。本来设想的很好, 趁着天气好,又不是节假日让两个孩子好好的玩玩。没想到的是,由于对西方文化太不了解, 我们赶上了复活节假期。不但香港人放假,周边马来,新加坡等地的游人蜂拥而至香港。迪斯尼里拥挤异常,每个项目不排个四十分钟基本上就别想玩上。 我们四个大人,轮流给两个小人排队, 孩子们玩的不亦乐乎, 大人们累个半死。教训啊!以后记住入乡随俗的名言, 出门一定要好好查查当地的黄历!

    抱歉,上面有点跑题,下面是俺要说的。

    同去的小孩是个和上上差不多年龄的大眼靓妹。见到她让我明白,即使是孩子之间也存在着“一见钟情”。周围的亲戚朋友大多生的是闺女,而且比俺家那个小子小。自小在妹妹中间长大的上上碰到小女孩非常的矜持,很不屑与和小女孩拉手之类的亲热之举。但第一次见到这位大眼妹的态度很是不一样,不但拉手拥抱亲热的不得了,而且对她唯命是从,马首是瞻。

    本来,两个孩子玩的好的话,孩子玩孩子的,大人聊大人的,对大人来说是件很幸福的事,但我这个小心眼儿

(2009-04-23 20:22)
标签:

育儿

分类: 妈妈的
从小家境一般,养成了小气的毛病,到了养儿子的时候,仍然没习惯大手大脚的花钱,即便是给儿子买玩具,也要捡那经济实惠,能从小玩到大的买。

    也不是真的舍不得给儿子花钱,让俺历数一下家里最贵的几样玩具的悲惨遭遇,就明白我这个当妈妈的为啥这般小气了。

    两岁的时候,他爹以儿子的名义在金源燕莎买了个遥控小飞机。(光看看他爹选的地儿,就知道那玩意儿有多贵)带出去玩,儿子才两岁,当然不可能小心操作,半个小时后,那架可怜的小飞机就不幸失事了。这件事当然不能只怪儿子,但那也是一笔银子呀,没听见响儿就打水漂了。惨痛经验告诉我,不能买容易坏的玩具。过了一年,儿子三岁,还是他爹带他去金源燕莎,让他自己挑生日礼物。 儿子挑的是一个大型的变形金刚的大黄蜂,爸爸虽然心疼银子但也得一言九鼎,实现诺言呀。拿回来,爷俩摆弄了好几天愣是没把大黄蜂从机器人变成那两黄色的越野车。最后,还得求舅舅出手。机器人变的越野车当然跑不快,也容易散架,儿子觉得不过瘾,过了几天的新鲜劲儿,就被

标签:

儿童美术教育

画室

育儿

分类: 妈妈的

 

    在评价孩子的艺术作品时,首先有一个根本原则就是:绝对不拿一个孩子的作品和另一个孩子的作品做比较,评论谁好谁坏。在对学生的作品做客观的评价时, 应把孩子的一个时期的作品拿来做评价, 而不是单看孩子的某一张作品。

评价孩子的艺术作品应分四项内容进行。

一、对工具和材料的使用和绘画技巧的运用。

例如,在线描绘画上, 孩子是否能够用线条来准确描绘事物,能否用线条来表达情感。工具颜料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态度是否正确。

二、孩子是否能运用艺术的语言表达情感,达到他的创作意图。

三、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学生是否发挥了他们天马行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知识的综合应用。

在综合应用方面,不仅包括学生对于绘画技巧的综合应用和材料的综合使用能力,更包括学生是否能使艺术作品的内容具有整体性;不同的艺术元素能否做到协调统一;美术作品的整体画面的组织是否疏密适当而富有节奏。

值得注意的是每个孩子的特点不同, 所擅长的也有所不同。因此不能要求孩子每一次都能完成或掌握老师教授的知识和技巧, 第一项的评价只作为学生作品评价的参考。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