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就业企业家驾驭能人凝聚力需求南怀瑾杂谈 |
分类: 管理 |
南怀瑾还说到很多成功者最起码用的人可以同自己比肩,比如:刘邦、刘备、李世民等。而中国的企业家大多数用人只能用比自己能力低的人,能力与自己差不多就担心不能控制,更不敢用在某些方面比自己能力强好多倍的老师之类了。
对于能不能控制能力强的人,自古以来就有很多说法,流行最广的说法就是:制衡。所谓的制衡,就是启用两股完全不同势力的强人,并引起他们之间的猜疑甚至博弈,把注意力转移到同僚身上,而不是自己,从而获得控制力。
这种方法普遍的应用在政治领域。如果应用到企业中,显而易见的缺点就是内耗损失了绝大多数的能量,大家把注意力不是放在绩效上面,而是各自的实力上面了,导致人心分散,帮派林立。
正确的做法对老板的为人要求就很高,企业家的凝聚力是第一位的。凝聚力是什么呢?说起凝聚力很多人都对这个概念很模糊,一般的理解就是要对员工好。如何才叫做对员工好呢?对员工很客气?关心员工的生活?工资要比其他的企业高?福利要好?有宽松的环境?·····
历数对员工好就有这么多的要求,企业家也是人,如果这样对员工的话,想必除了神仙,没人能够做得到。我们(GFT公司)认为:尊重员工,让员工有一个平等的感觉这个很重要。除此之外,企业家的关注点应该在20%的关键员工的身上,这些关键的员工不缺少被尊重,不缺少赚钱的能力,他们需要的是个性化的满足。比如,有人需要成就感;有人需要升迁的途径;有人需要好的人文环境;有人需要赡养家人(需要钱)等等。
关注关键员工的需求,企业家就有了凝聚力。问题就在于很少有人会关注人的需求,大多数的企业家关注自己赚了多少钱;公司今年的业绩好不好;管理者有没有尽心尽力等,结果就是事与愿违:公司赚钱的能力越来越低;业绩越来越不好;管理者责任心越来越差······
你关注的群体越优秀,你得到的人心越多,你的企业越卓越!这就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推荐阅读我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