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尾酒与烈酒文化

标签:
服装鸡尾酒烈酒西方人纯色东方人色彩文化 |
分类: 随笔 |
经常听到有人说:张老师,你很有气质!更有甚者,在北方工作的时候,同事有学着我的样子穿着打扮,就有人说:人家张忆博是天生丽质,穿啥啥好看,不管什么衣服穿在人家身上就不一样!你学人家就不伦不类,有点东施效颦喽!
一开始,我也不清楚是不是果真如此。慢慢的,逐渐感受到了一些东西,发现自己身上其实是多了一些西方人的审美观而已。
就像是鸡尾酒和烈酒,喜欢什么,东方人和西方人截然不同。在审美情趣上,东方人喜欢鲜艳、热烈的颜色,就如喜欢烈性的酒一样,要有强烈的刺激感——大红、大粉、大绿、大兰······单纯而彰显。西方人喜欢柔和、多色混杂的颜色,低调而优雅,就如是鸡尾酒——多品种的酒种兑和在一起,各有各的口味,各有各之所钟。
从小,我就喜欢柔和的色彩,不喜欢单纯的、热烈的、彰显的纯色。年轻的时候钟情于中性色调,因为年轻,这种深沉的色调刚好衬托出花样年华青春的朝气。年纪大了,再穿中性的色调——黑、白、灰,就更加显得暮气沉沉,于是,我寻寻觅觅,不断地寻找着我喜欢的带有一点点很柔和的颜色,不彰显,不热烈,很宜人。在彰显中的国度,这样的寻觅可以说是多么的艰难。实在没有办法了,就多买一些有颜色的小纱巾,点缀一下,虽热烈、纯色,却因为只有那么一点点,也就马马虎虎了。
由于工作上的需要,近年来,开始关注一些国外的品牌,突然就发现了奥妙——人家的服装、布料,正是我想要的!不期而至的际遇,让我欣喜若狂,可是,在欣喜地购买到自己喜欢的服装,并欣赏着的同时,心中又有那么多的不甘:为什么中国人就不能做出这样的颜色呢?!
于是,思考。终于搞懂了这正是东西方文化的根本不同之处。鸡尾酒和烈酒,究竟是什么更好?这很难说,大红的喜庆,正是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特色。在洋化了的今天,年轻的一代盲目的崇洋媚外,连外国的月亮都比中国的圆,显然,国外的服装品牌在中国占据了高端市场。除了中国人惯于跟风之外,把审美结合进来,可能西方人的审美更符合人性的需求,正像中国先哲老夫子们倡导的中庸之道一样,凡是过于强烈的东西,一定不会长久,要把握一种度,才会具有持续性、发展性。
纯色,只有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但是,混合的柔和色,却可以调出几百种、几千种、几万种,不但数量之多,让这个世界更加五彩缤纷,而颜色的柔和宜人,也是一种持久的享受。
网购,看到许多人只要见到大牌的有颜色的服装,就疯狂的抢购,即使抢错了号码,何愁卖不出去呢?!多少人等在那里,就等着捡漏呢!
心中的不甘,致使我经常的鸣生干脆我也加盟服装设计生产行列算了!何耐我已经“误入了歧途”也!
推荐阅读我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