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皆是宝贝石

标签:
西游记育儿经韦志中杂谈 |
分类: 心理小说 |
孩子皆是宝贝石
心理课堂
向《西游记》取育儿经之一
《西游记》中悟空的出生似乎与正常的孩子有些不同,但又在很多地方暗合了每一个生命的历程。加上他从出生到成长的很多经历和特点,仔细品味就会发现跟我们的孩子竟有异曲同工之妙,其中也有不少道理和经验可学。
石猴是天地的造化,是大自然神奇力量的化身,因此受到天地的珍视,让他可以自由成长,不受伤害。这与悟空这个原本无父无母的孩子最后却能成长得无比健康和快乐有很重要的关系,他以天为父,地为母,世界都任他遨游和探索。
而每个孩子更是父母孕育的结晶,是自然神奇力量的最佳体现。他们出生之时一丝不挂,毫无修饰,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向人们展示着生命的美妙。
人们崇尚自然,是因为人们敬畏大自然神秘而巨大的力量,更因为人们尊重每一个鲜活的生命。因此,每一个孩子也是大自然之子,每一个生命都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爱情的结晶,是无比珍贵的宝贝。
石头的天性之一是独特。就像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世上也没有两块相同的石头。
悟空乃天地精华,石头所生,他没有兄弟姐妹,更没有跟自己一模一样的双胞胎,因此六耳猕猴只能模仿他。人类却有天生的基因非常近似的小孩,即“同卵双胞胎”。心理学家做过许多同卵双胞胎的实验,实验证明,同卵双胞胎的婴儿,即使分开抚养,双方的性格、兴趣爱好、长相都依然会非常相近。但也仅仅是相似而已,孩子的父母永远都能轻易地分出谁是“大宝”,谁是“小宝”,因为他们是两个不同的人,拥有属于自己的特质。
我们的家长有时候喜欢将自己的孩子跟别人的孩子比较,于是抱怨自己的孩子默默无闻,不够出众,其实大可不必,因为您的孩子本身就是独一无二的,当然跟其他人不一样。同时,在这种比较中,孩子们也可能渐渐忘了,从他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那一刻开始,他就是独一无二的。他像大自然中成千上万的石头中的一颗,无论是外表、气质、性格,还是兴趣、爱好、思想,都不可能与他人重复。只要家长让孩子明白这一点,任何时候,孩子都会对自己有满满的信心。
可塑性是石头的另一个天性。从悟空这块顽石的身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石头的可塑性,而对我们每个孩子其实也是如此。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约翰·华生曾夸下海口:“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我可以保证,在其中随机选出一个,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企业家,或者乞丐、窃贼,而不用去考虑他的天赋、倾向、能力,祖先的职业与种族。”虽然有些夸张,但也用科学的理论证明后天的塑造和教育对人类是有巨大影响的,每个人都具有他的可塑性。
中国有句古话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虽然也算是经验总结,但却并未证实具有科学性,而且有过分强调天资的嫌疑。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宝贝,每个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因此,我们强调后天教育和打磨的重要性。孩子的可塑性是天生的,任何时候做出改变都是有可能的,只要我们的父母像如来和观音菩萨一样不放弃,不断给予机会和鼓励,孩子终是不会让我们失望的。
转自:北京青年报 韦志中心理学专栏
《向<西游记>取育儿经》在当当网 :http://t.cn/zTe75z5和亚马逊网
:http://t.cn/zTe7iX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