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向<西游记>取育儿经》后记:生活处处有学问

(2013-04-24 18:04:04)
标签:

西游记

育儿经

清华大学

出版社

杂谈

分类: 心理学堂

《向<西游记>取育儿经》后记

  ---生活处处有学问

《向<西游记>取育儿经》后记:生活处处有学问

2010年的夏天,我到山西太原讲学,课程结束之后,当地的老彭请我去蒙山游玩。他告诉我那里有一座西山大佛,还有很多的值得今天人们了解的有趣故事。

老彭带我到蒙山中一些破旧的窑洞周围,一边走还一边给我介绍这里的故事和历史。透过开满了各种野花的小树林,可以看到在野花和植物丛中的小动物和昆虫。有的在忙着养家糊口,有的在忙着交际和恋爱。

正走着,我的耳朵听到了一种久违的声音,那是我少年时期最爱的声音之一。那声音像口哨一样清脆,把我听觉的整根神经都抓住了。

是的,声音是来自蝈蝈的窃窃自语。

蝈蝈的歌声时而高亢,时而低沉,时而急促,时而松缓。少年时期的本领一下子恢复了,屁股后蹲,身体前倾,走着猫一样的步子,两只眼睛和耳朵紧密配合,像是一只正在执行任务的警犬。蝈蝈的歌声停下来了,我就半握着拳头手背向外,两只手的十个指头的指甲,就成了最好的作案工具。两只手上下交替运动,发出的竟然像是老年蝈蝈的歌声,不一会,真正的美丽歌声又响起来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耐心侦查,我看到了它,在一片植物的叶子下,它附在植物的杆子上,两片薄的透明的翅膀正交替的运动着,那就是美妙歌声的来源。说时迟,那时快,我向前一步,双手做弧形状,向它扑去,耳朵中猛听得嗡的一声,不知从何处飞出来千军万马,飞快地向我的脑袋进攻。我当时像是一只被打败了的流浪狗,向后转身飞奔。

老彭慌忙问我怎么回事,我说遇到马蜂窝了,他笑的好像捡到了元宝一样。长时间地在太阳下暴晒,加上折腾的人肢势,还有后来的飞奔,弄的我浑身是汗,顿时全身疲劳都上来了。老彭带我找到一处不被使用的断墙后面,这里可以遮住太阳,还有一条石凳,我们就在那里休息了下来。

好为人师的我,在想要取到更多“真经”的老彭的提问下,我开始娓娓道来讲述亲子教育的经验和秘诀。并且第一次运用西游记里面的孙悟空的成佛经历,来象征一个孩子从出生到成为大人的过程。记得那一次,我讲了三个方面的启示,老彭和我都很兴奋,都觉得这种“古为今用”的心理学教育思想和技术,一定可以做出更好的家庭教育的文章,帮助更多的家长和孩子。也就是从那一天开始,再有单位请我去讲亲子教育课程时候,我都会把主题定位“向《西游记》取育儿经”,一直到今天形成拙作。

心理学就在生活中,更准确地说就在我们的一呼一吸之间。只要仔细聆听生命所发出的美妙声音,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心理学家。

感谢我的老师钟年先生对本书创作和出版过程的悉心指导,以及百忙之中为我写序。感谢以张立红老师为首的清华大学出版社第八事业部的朋友,为本书所付出的心血。感谢我的特别助理周治琼和彭颖淑帮助我整理书稿所作出的努力。任何一门学问,能够表达的远不及表达不了的多,心理学也是一样,我希望这本书可以作为抛砖引玉的“砖”,敲开亲子教育新的一座大门,有不到之处,还请不吝指教。

                                                                                                 韦志中

                                                                                                2013年3月


:下午刚拿到样书,用手机拍一张封面照片,和这本书的后记一起分享给朋友们。估计近期网上和地面书店陆续会有销售,希望朋友们多支持这本书,让更多的人因为心理学而受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