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腾格里的本义和异写
(2019-12-30 15:15:48)
标签:
转载 |
腾格里的本义和异写
徐江伟
蕃苯观念的一大特征是以“金”来指代天和神,一切思考都从高低贵贱出发,从而把世间万物都分出尊卑等级,并用一种礼制把它们统一起来,而“金”最为尊贵,因此金与天同义,天神、帝王都是“金人”。
阿尔泰语中的金有许多读音,最重要的应是“铴”。阿尔泰之“泰”实是“铴”的注音异写,标准读音就是“阿尔铴”。
“阿尔”(阿勒)为前缀音,这个前缀与英语的“the”有相似的作用,且有“神圣的”之义。有此前缀的阿尔泰语词汇都是“文化词”。
“铴”与华夏文明起源的关系如此密切,殷商王朝的开国帝王就叫“汤”,乃是“铴”之异写,谥号曰“成”,故名“成汤”。
蒙古人的天叫作“腾格里”,词根就是“铴”。突厥语读作Ta:ηg ri ,由“铴+ g + ri”组成,有两重后缀音,+ g属于专用名词后缀,+ ri是敬称后缀。腾格里本义是“金人”。后缀音“里”的阿尔泰语中很常见,如满洲语“冬季”:tu we ri ;“秋季”:bolo ri,突厥语“狼”:bori,都后缀了“ri”音。
要注意,“腾格里”中的“格”通常只是口型变化,不读出声来。又如《毗伽可汗碑》言:kul
Kul意为“奔跑的”,与“跨”字成对应关系。这个“腾格里”缀有两个g音,都不读出声,不需对应译出。
也因此,《史记·匈奴传》把匈奴单于的称号记作“棠犁孤独单于”。这个“棠犁”就是“腾格里”省略了“格”音的结果。“棠犁”即“铴里”(Ta:ηri)。突厥语“孤独”是“儿子”的意思,此称号的含义就是“天子”。
当我们知道了“棠犁”是蒙古语“腾格里”的异写时,也就知道“重黎”为何物了:
《书·吕刑》曰:“(颛顼)乃命重黎,绝地天通,罔有降格。”
《史记·楚世家》曰:“高阳生称……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
《晋书·宣帝纪》:“其(司马氏)先出自帝高阳之子重黎,为夏官祝融。”
这些“重黎”都是“棠黎”的异写,他们必定都是匈奴背景。
对于“唐”字的本义,任何字典都说“字义不明”。笔者以为,“唐”是“铴”的异写。藏传佛教中的“唐卡”意为“金卡”就是明证。藏语“卡”意为渡口或山口。唐卡者,超度灵魂之渡口,通达上天之卡口也!
西藏史诗《格萨尔王传》中所向无敌,蒙古人出身的大将名叫“唐巴”,实为“铴巴”的异写;蒙古语称西夏党项羌为“唐古忒”;西藏有神山名“念青·唐古拉”,这些“唐古”藏语都是“金人”的意思。
笔者以为,藏人对黄金的崇拜才是与生俱来的。藏文古籍《柱间史》记载,当藏人还都是小猕猴时,观音就手捧金沙对它们说:你们的子孙后代都要靠黄金生存、靠黄金繁衍!苯教古籍记载,藏人最古老的氏族是“米”(猕)、“博”(蕃)、“懂”(藏语:ldong)三氏,格萨尔王出自“懂”氏。笔者推测,此“懂”就是“铴”的异写。
以金为国号,王以金人自命,最后成了阿尔泰游牧文化的一大特征。唐代历史上有影响深远的“怛罗斯之战”,乃是唐军在葱岭以西地区与中亚穆斯林国发生的恶战,时在唐玄宗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大战以唐军大败告终,唐王朝疆域从此不断收缩。这个“怛罗”(怛dá)并非来自阿拉伯语,实是“铴+le”的读音。作为族名、国名,它早在《魏书》中就反复出现了,只是写作“同罗”而已。
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唐代法律严禁民间私藏黄金,规定除了王室成员谁也不许持有或使用黄金器物,因为“唐朝”即“铴朝”。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是菩萨都叫金人,并要贴以黄金,因为都是尊贵无比的天神。
萨满教认定,长生天就是用永不朽坏的黄金制成的,帝王都是金人,金是帝王专有之物。“腾格里”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存在的历史已非常久远,其源头不在别处,应在青藏高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