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塞人就是金人

标签:
转载 |
塞人就是金人
徐江伟
中亚历史上的“塞人”一直为中外历史学家所关注,但对于这个称谓的含义,就从来没有人研究和回答过。
《汉书·西域传》多次提到塞人和塞王。甘青的大月氏人被匈奴击败,向西迁移,他们首先打败的就是统治大宛国的塞王。此外,西域古国疏勒、休循、捐毒等都是塞人建立的行国。
被赶出大宛绿洲的塞王在被迫南迁,约在公元前160年,塞人进入印度次大陆,最后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又建起幅员辽阔的奴隶制王国。
古印度人也叫他们为“塞人”(Sacae)或曰“塞克”(Saka),后者是突厥语读音,后缀“+k”意为“人”。
古希腊人希罗多德《历史》中说,中亚塞人是斯基泰人(西徐亚)之一种。关于塞人的源出,一直众说纷纭。现在多数人认为,帕米尔高原和新疆地区都曾是塞人的故土,塞人与大月氏人其实有共同的先祖,今天的塔吉克人可能是比较纯正的塞人后裔。
从塞人习俗看,他们又似蒙古人。希罗多德说,塞王死后要举行隆重的葬礼,尸体涂上香油,载在豪华大车中巡游部落中,所到之处塞人都会用各种方式毁伤自己:或割去一只耳朵,或用石块敲破前额,或用刀划破脸,或以箭穿手掌,或割去一把头发,以示哀悼。在墓地上,塞人会缢死一个王妃殉葬,生前伺候塞王的一班人都要被杀死殉葬。在塞王死去一周年时,还要杀死50个美女和50匹战马再次陪葬在陵墓边。如此就与13世纪成吉思汗蒙古人习俗完全相同了。
塞人的一大特点是头戴尖顶高帽。古波斯帝国的居鲁士王和大流士王就以“戴尖顶帽的人”来指称这些嗜杀好战的游牧人。
头戴着尖顶高帽是西藏苯教的特征,藏语叫“噶尔莫泽杰”,常译作“胜尖白帽”。古代藏人的部族首领通常兼有“辛”即苯教最高巫师的身份,尖顶高帽就是尊贵身份的象征。
塞人的另一大特征是黄金崇拜,希罗多德说,塞王都小心守护、代代传承着一件从天而降的黄金礼器,每年都要为它举行盛大的祭典,即使是塞王使用的饮食、盥洗器具都用黄金制作,衣服上也以黄金为饰。
黄金崇拜其实也是苯教的特征,苯教总是以金来指代天,以金来命名神灵,苯教中的金与天是同义的。苯教把天地万物都分出了贵贱等级,而“金人”处在最高等级中。
只有藏语把“金”读作“塞”(藏语标准读音:seef )。拉萨西面堆龙德庆有名“色林堆错”的金魔湖,此“色”即是“塞”之异写。甘孜有高原城市和佛学圣地叫“色达”,藏语意为“金马”。据藏文古籍《贤者喜宴》记载,由小猕猴繁衍出来的古藏人六大氏族中就有一个姓“塞”的氏族。
笔者没有发现还有语言把金读作“塞”的。由于中外史学家从未把探索的眼光投到过青藏高原,也就永远说不清“塞人”的本义。
“塞”的语言来源已经把中亚塞人的源头指向了青藏高原。塞人就是“金人”,他们应是进入中亚的古羌之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