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诗与旧体诗不能一刀两断

(2013-09-12 08:26:38)
标签:

白话诗

汉诗

诗歌

文化

现代诗

分类: 中外文学哲学精品资料

新诗与旧体诗不能一刀两断

 

韩作荣

 

    1. 我不赞同将新诗与旧体诗分为两个源流。将两种诗体割裂开来,将新诗看成没有脐带的舶来品,是一种误解。新诗与旧体诗词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内在诗学结构、诗性意义的追寻,不同的只是外部形体、格律及音韵的区别,这就如同一家的孩子,虽然相貌不同,却有着共同的血缘关系。但诗所注重的独特的心灵感受,对事物由表及里的通透理解和发现,体验和洞悟,与诗人所追求的理想涵义的有机融合,这种诗的内在形式的恰切表达,新诗与旧体诗并没有区别。千百年来,或者说自有诗歌以来,诗的基本形式和乐趣都没有改变,诗中最动人的东西,那种对心灵的穿透力,能入脑入心的魅力,直到今天都是一样的。所谓万花筒千变万化,里面的玻璃碎片并没有变化。
 
    2. 如同新诗的不断变革一样,新诗与旧体诗的主要区别是文言与白话的区别,即语言方式的变化。而语言方式的变革,新诗较旧体诗更为复杂,走得更远。可语言方式的不同表达,就诗而言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中国新诗的起源说称其受外国诗的影响而生成,这自然有一定道理。可用汉语写作便是新诗民族化的独有表达,用汉语写作的诗其本身就植根于母体之中,就有着民族基因的传承,有着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一个象形的人无法变成拼音的人。诚然,中国新诗受外国诗的影响而生长,但那只是营养的吸收,不能因为施了欧美的化肥自己就变成了化肥。中国新诗的来源只能植根于母语,古体诗词无疑是新诗本质上的根源。如果说《诗经》中的国风即为民歌,屈原的《九歌》直接取材于楚地民间夜神的巫歌,中国的第一位诗人应当是吸收了湖湘民族文化,第一位用当时的口语入诗的人。而李白的《蜀道难》、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亦非绝句和律诗,仍为不朽的诗章。到了宋词,句子长短错落,已有了接近新诗的形体;明清的民族时调,句子长短不一,更为口语化;加之五四新文学中白话文的兴盛,亦应当是用散文的语言写诗的参照。或许上述种种,都可视为中国新诗的源头。
 
  3. 那些宣称与中国古体诗词一刀两断的新诗写作者,大抵是青春期反叛意识的表现,终有一天会认祖归宗。一些痴迷于现代意识的先锋写作者,近年来亦纷纷钟情于母语,寻求自己的语码,在古体诗词中探源寻根,这对中国新诗诗体的创建无疑是颇为有益的探求。所谓新诗的“新古典主义”,是诗之古典意绪与现代诗学的融合。或许,这类诗不是对古典诗词的因袭、套用,而是一种神往,向现代意识的转化,吸收传统精神的内涵与简捷,重意境的创造,但却避免过于浓重的古典意趣笼罩全篇,与现代意识的格格不入。这是一种新的语言建构,新古典主义,或许还保留着书面语与雅语的特征,具有蕴藉、幽远的气质,在音韵的选择上颇为考究、严整;但其特征更重要的一面是一个“新”字,如化古为今,让诗中体现更具活力的现代性,则意味着创造一种新诗体的艰难。正如袁枚所言:何以少陵有读破万卷书说?不知“破”字与“有神”三字,全是教人读书作文之法。盖破其卷,取其神,非囫囵用其糟粕也。蚕食桑而所吐者丝,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者蜜,非花也。
 
  4. 按照雅各布森的看法,诗之形式的所有要素,即由“它的声音肌质、语调排列顺序、节奏脉动”所构成。声音肌质该是指语言的音韵、语调;节奏脉动既有诗之外部节奏,也有随情感跌宕起伏的内在节奏;而语词的排列顺序则是语言方式的变化,这应当是诗之形式感的最重要构成。诗之形式则是被音韵和节奏所控制的新的写作方式的语言运动体。故有人称诗是“最好语言的最佳排列”。而诗的形式要素,是新诗与旧体诗都要关注的问题。只不过,旧体诗词有能返回自身的形式,近体诗之五绝、七绝、五律、七律,是千篇一律的行数、字数、平仄和对仗,故称作诗、填词;而自由体新诗则有“一个人的韵律”之说,一首诗即一种韵律的开始、也是结束。中国古体诗词讲究格调、神韵、性灵之说。所谓格调,本身便含有格与调两者;格该视为骨骼、体格之格,既是诗之外部形体,也是内在撑持。其应当是词语的组合方式,从外部看是诗之形体,从内部看,则是由诗意构成,这即诗之外部形式与内在形式的有机关连。而调则是音调,既指字、句,也指全篇。神韵的语义指风神余韵,风神是对人品或其人形貌的形容,所谓余韵则有如敲击钟磬之金石余音缭绕不绝的情状,其隽永无穷,神韵已由外在形体深入至内在气质。性灵可视为“心”的概念,与性情、精神的含义大体相同,或许是一种心灵的妙悟吧。这种古体诗词之论,与新诗论是相通的,并没有明显的差异。
 
  5. 中国古体诗词以及古文不仅是中国新诗的源头,对外国新诗的影响也是深刻的。美国的意象派诗歌是从王维等诗人的绝句中得到启示,创立了具有珐琅质光辉的鲜明意象的新诗流派。庞德的《诗章》之中,多处直接将汉字纳入诗中。卡夫卡对老子的《道德经》顶礼膜拜、推崇之极。而杜甫诗中对场景及情境的描绘,其语言的直接性述说,被称之为具有“挽歌气质的沉思”,其罕见的深入事物的感受力以及赤裸的事实呈现,居然在美国当代诗人中大受欢迎,被视为当今世界现代诗歌的基本形态。与韩国的当代诗人谈诗,他们也常常会谈到易经等古中国文献对其诗的影响。
 
  6. 从“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以及“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我想到“诗是一种虚幻经验,其本质由虚无支撑”的西诗论断;从“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我想到奇异的想象力才是浪漫主义的中枢运思行为的说法。从济慈的《夜莺颂》包含着许多与夜莺没有什么关系的感觉,我想到苏东坡所言:“作诗达此诗,定知非诗人”,其妙处在旁见侧出,吸取题神,“不是此诗,恰是此诗”;从叶芝的“随音乐摇曳的身体啊。灼亮的眼神!我们亦能区分舞蹈与跳舞的人?”我想到沧浪所谓“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之说以及姜白石的“人所难言,我易言之”;从白居易的 “心忧炭贱愿天寒”之两难心理,我想到东欧诗人所说的 “诗诞生于即将发生的事情与想象所要发生的事情的瞬间”;从沈约等将音乐中的五音之字音之调分为四个种类,将四声八病之说运用于五言诗中,乃至后来形成的诗词格律,我想到欧美诗坛用声音写作,注重重音、音调的选择、形成话语旋律的音韵形抒情诗;从西方美学家大都首肯的“美是有意味的形式”“诗始于情趣而终于智慧”,到钟嵘《诗品》中“诗以性情、兴趣为主”;“诗是主观的创造”关于诗之论断,到随园的“诗,有人无我,是傀儡也”的认知……形形色色,林林总总,中西对于诗的透彻理解,多有相互印证和相通之处。即使是“通感”这样的创作技巧和手法,在西方诗作、中国古体诗以及当下的新诗中,都有所谓的涉猎。荷马史诗中有“从树上流下百合花也似的声音”是将视觉和听觉打通,“促使声音尖似针”是听觉与肌肤觉的打通;而“肥胖的钟声”亦为视觉和听觉的打通。或许,从西方诗学的艺术观念看来,李白与浪漫主义相近,杜甫是写实的甚至是当下世界主义写作方式的代表,王维是意象派的,李商隐则是象征主义的诗人。
 
  7. 对中国旧体诗词之精华的吸收和借鉴,中国台湾的一些诗人有着较为深入的探究。余光中善于以意识对古典诗歌予以“重新发现”。他曾道:我们是否可以学学“江南可采莲”一诗的抽象构成, “一树碧无情”的抽象感, “北斗阑干南斗斜”的几何趣味,是否可以心平气和地欣赏 “波撼岳阳城”或是“乾坤日夜浮”的感性,“扇裁月魂羞难掩,东走雷声语未通”的移位法,“曾是寥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的暗示,“隔水面樵夫”或是“星垂平野阔”的空间感觉?王安石的“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杜甫的“七星当北户,河汉声西流”,不都是呼之欲活的现代诗?余光中的设问,是他找到了现代诗的写作方式与古典诗词的相通之处,在观念上赋予古典诗词新的意义、新的生命,让词语得以再生。或许,这正是从传统中汲取卓越的质素,创建一种新的民族诗体的一个门径,是精神气质与运思方式上的相通。洛夫在李商隐、李贺甚至在李白、杜甫的诗中,发现了介于现实与超现实的表现手法。他向往的是古典诗中那种“无理而妙”的审美效果,并称这很接近苏东坡“反常合道”的诗观,反常是表面上对现实的扭曲、却能形成诗的奇趣、造成诗的惊喜效果。他的一些诗句,便是从杜甫、李贺的诗句化用而来。在其“现代诗归宗”的理念里,他提出了创造“新民族诗型”的两个基本要素:一是艺术的——非诸理性的阐发,亦非纯情绪的直陈;而是美学上知觉意象之表现,主张形象第一,意境至上。二是中国风的、东方味的——运用中国文字之特异性,以表现东方民族生活之特殊情趣。由此看来,即使是超现实主义的写作,亦能在古典诗歌中找到其源头。而中国台湾诗人的这些独特的理解和探求,对我们开创新的民族诗体有着启示的意义。

 

读中国新诗精华请进:

《新千家诗选》目录(上)A—M

 

《新千家诗选》目录(下)N—Z

 

 佚名诗选     

 

 《现代诗歌百家欣赏》目录

 

 

唐以洪的诗歌27首      代薇的诗歌23首 代薇的诗歌23首    严力的诗歌11首

 

周伦佑的诗歌42 石破天的诗歌:《星夜》  东荡子的诗歌24首张广福的诗歌23首 宇向的诗歌29首

 

沈浩波的诗歌35首    伊沙的诗歌23首     莫小邪的诗歌14首 莫小邪的诗歌14首

 

盛兴的诗歌29首 巫女琴丝的诗歌31首  巫女琴丝的诗歌31首 巫女琴丝的诗歌31首朵渔的诗歌32首

 

魏风华的诗歌21首 杨邪的诗歌25首 于小韦的诗歌20首 杨邪的诗歌25首 杨邪的诗歌25首 杨邪的诗歌25首 

 

轩辕轼轲的诗歌30首 公告,代表作,现代诗歌百家欣赏冷面狗屎的诗歌43首 巴音博罗的诗歌18首巴音博罗的诗歌18首 巴音博罗的诗歌18首

 

水晶珠琏的诗歌23首 吉木狼格的诗歌24首吉木狼格的诗歌24首 吉木狼格的诗歌24首魔头贝贝的诗歌26首 公告,代表作,现代诗歌百家欣赏

 

白连春的诗歌28首     李元胜的诗歌26首 公告,代表作,现代诗歌百家欣赏 吕德安的诗歌26首 公告,代表作,现代诗歌百家欣赏

 

梁晓明的诗歌17首 李红旗的诗歌26首  李南的诗歌28首 李红旗的诗歌26首   李红旗的诗歌26首

 

刘川的诗歌36首       宋晓贤的诗歌21首 宋晓贤的诗歌21首  侯马的诗歌16首 侯马的诗歌16首

 

格式的诗歌33首       马力的诗歌18首       陈小三的诗歌33首

 

柏桦的诗歌14首 与斯塔文斯关于文学的对话    朱朱的诗歌14首  女孩全裸拍水果写真大片(组图)   王夫刚的诗歌30首 世界上最美的铁路(图)女孩全裸拍水果写真大片(组图)

 

路也的诗歌34首 路也的诗歌34首    卢卫平的诗歌38首 路也的诗歌34首   朱剑的诗歌33首 路也的诗歌34首

 

 

 

 

 

 
 

 

我的代表作品:

 《平民诗话》(1—5章)                  

 

2012:《江山美人》                  2011:《爱的力量》  

2010:《送孟浩然之长安》                  2009:《今天的天气真好》     

2008:《无言的结局》                        2007:《我常年睡在一个梦里》        

2006:《诗经●郑风●女曰鸡鸣●致妻》  2005:《要杀就杀农民》                

2004:《你他妈飞得也太高了吧》           2003:《头发为什么要打摩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