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曙光:诗歌中的矛盾因素

(2013-09-08 20:06:18)
标签:

白话诗

汉诗

诗歌

文化

现代诗

分类: 中外文学哲学精品资料
诗歌中的矛盾因素 (阅225次)

张曙光

 

  
  叶芝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他说,同别人争吵产生雄辩,同自己争吵产生诗歌。叶芝的诗中有象征,有爱尔兰的现实;有现代感,也有神秘主义倾向。茨威格在一篇回忆录里提到了叶芝朗诵的情景:屋子遮得严严实实,只点着两根蜡烛,他一袭黑袍,用抑扬顿挫低沉声调缓慢地朗诵着。今天看来,这多少有些做作,但对叶芝来说却是严肃的。今天的诗人再也不会像叶芝或他那个时代的诗人那样,对诗歌有一种宗教般的神圣感。
  我听过两首叶芝朗诵自己诗歌的录音。声音微微颤抖着,有些飘,仿佛穿过久远的时间从另一个世界传到我们身边,让人怦然心动。
  还是回到叶芝的话上去。同别人争吵,显然是一种不同观点的辩论,是要用自己的观点压倒别人而不是说服别人。这需要雄辩。而同自己争吵,则是内心有两种不同声音在相持不下,此消彼长,让自己处于一种矛盾的境地。
  我们知道,抒情诗在古代只是诸多诗体中的一种,此外还有史诗、叙事诗、哲理诗和讽刺诗。抒情诗最早可以配着六弦琴来调唱。希腊神话也在里尔克诗中被提到的奥尔浦斯就是这样的抒情诗人。据说他一唱歌,鸟兽们从林子里涌出,安静地听他弹唱,石头也为之感动。他的下场不那么美妙,是被酒神的女祭司们撕得粉碎,古人解释说是他得罪了他们,我们今天了解到粉丝们对偶像的疯狂就能做出另一种解释。后来抒情诗脱离了音乐,但表现的也只是单一的情感。到了近代,抒情诗才用来表现一种更为复杂的情绪。指向增加了,容量扩大了。实际上,现代的抒情诗已经吸纳了叙事诗、哲理诗和讽刺诗的因素,几乎成了诗的总称。
  叶芝早期的爱情诗很甜美,太阳的金苹果,月亮的银苹果,后来和毛特冈相恋不果,却又在感情上难以割舍和释怀,为冈写了大半辈子的情诗,表现的是一种又爱(她的美丽、高贵)又恨(不接受自己的感情,却又嫁给了一个他瞧不起的酒鬼)的情绪。这是一种矛盾。同样,他赞赏她有着火一样的热情,不流于平庸,却又反对她煽动小人物造反,这当然反映出叶芝保守的一面,但也确实构成了另一组矛盾。还有,他担心她会像海伦一样红颜祸水,会给世界带来灾难,赞美中有谴责,谴责中又有赞美,然后又说现在没有第二个特洛伊为她燃烧,意思是时代变了,她的美已经起不了多少作用了。这里面也包含着对时代的批评。这又构成了一组矛盾。
  无论现代诗歌还是古典诗歌,其中都包含情感因素。感情有着不同的指向,单一的情感具有一种指向,复杂的情感有不同的指向;截然相反的情感形成了一种对立,这种对立往往构成了诗的张力。诗的矛盾因素或特质指的是后一种状况。
  在埃尔德?奥尔森的一篇分析《驶向拜占庭》的文章中,作者指出了其中的几种对立:青年和老年的对立,物欲和精神的对立,物质与艺术的对立,并指出,几种对立构成了全诗的骨架。
  诗人们在更多的时候不会像哲学家那样果断。他们即使说出内心的真理,那也是犹豫和迟疑的,因为他们的内心总是处于矛盾之中。
  我们再看但丁所推崇的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一个诗句。维吉尔被艾略特推为经典的代表,艾略特认为经典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心灵的成熟,生活风度的成熟,和语言的成熟。维吉尔在这几个方面似乎都做到了,当然他也多少沾了点时代的光。因为要做到这些,不仅光凭个人的才华和努力才能做到。
  我们看维吉尔的这句诗: 
  
沉重的木犁碰到了空空的头盔  
  这个看似简单的句子包含着诸多矛盾因素。木犁的主人是农夫,头盔的主人是士兵。这是一组对立。木犁是用来耕做,而头盔是用来防身,前者代表着和平时期,而后者代表着战争,这是又一组对立。还有其它的对立,如木和铁,如今和古,如生和死。这些矛盾因素为这句诗拓展出巨大的空间,具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沧桑感。
  有时,在写作风格和手法上也要有一些矛盾或对立的因素。我们说某某作品的风格如何如何,其实这也是就主要的特征而言。单一的特征形成不了风格,就像单一的颜色不会成为绘画作品一样。我们可以说这幅画的调子偏冷,或那幅画是以黄色为主调,但一种在绘画中占据主导作用的颜色一定要有补色,不然就不可能突出出来。过去有一位朋友听音乐,只喜欢肖邦,不喜欢贝多芬。和肖邦相比,贝多芬的确显得粗暴一些。但我对他说,你要更好了理解肖邦,就一定要听听贝多芬。事物的存在价值在于差异性,而差异性正是通过比较才会显现出来。没有比较,特点就无法出来。就像我们读书,要读最好的,一流的书,也要读三流的书。二流的可以省去不读。读一流的书,可以使我们了解文学的最好的尺度。读三流的书,可以从中发现很多破碇,这些破碇正好从反面教会我们怎样去写。风格的对立因素可以使特点更突出,由于其它因素,也使风格更丰富,而不是单一。钟嵘说《古诗十九首》“文温以丽,意悲而远”,可能就是这个样子。苏东坡说诗“所贵乎枯澹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若中边皆枯,澹亦何足道!”又在给弟弟的信中说,“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枯和膏,澹和美,质和绮,癯和腴,都构成了矛盾,统一起来,就成为陶氏风格了。在历史上还有一桩公案,七十多年前,朱光潜写了篇文章,谈及静穆是艺术的最高境界,而这种境界在中国诗里不多见,屈原、阮籍、李白、杜甫都不免有些金刚怒目,愤愤不平的样子,陶潜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这句话受到鲁迅的抨击。鲁迅指出了他金刚怒目的一面,并说,陶渊明并非浑身静穆,所以他伟大。
  其实我们今天看,静穆固然概括不了陶渊明,但用金刚怒目来形容他也同样有些问题。陶当然写悠然见南山的句子,也有饥来驱我去的凄凉,当然也不乏猛志固长在的情怀,总之,他的写作是复杂的,片面地执其一端总归是失去简单。当然,就眼力来讲,苏东坡当更胜一筹。
  我们再来看卡夫卡和艾略特的例子。卡夫卡的小说具有很强的荒诞感,有超现实因素,但却没有人把他看成是超现实主义作家。他很能致幻,比如写一个小职员一觉醒来变成了大甲虫,还有乡村医生下雪的夜里要去出诊,但没有马。这时从废置的猪圈里钻出来几匹马,还有一个马夫。十英里的路他坐上马车一瞬间就到了,但回归却漫无时日,只能永远地在世上流浪。这样写很容易看成神话故事,而作品一旦被当成神话来读,现实感就会大大削弱了。但卡夫卡做得很高明,他一方面刻意突出作品的荒诞感,另一方面又用真实的细节来弥补。我们读卡夫卡的作品,不会感到不真实,就是因为细节在里面起到了作用。荒诞派和真实的细节构成了对立,但这对立成就了卡夫卡。艾略特也是这样。《荒原》里面有大量的象征,象征容易使作品变得空泛,但艾略特佐以自然主义的描写,成功地做出了调节。前田约翰主张简单,但他也意识到单一存在着问题,因此他也说,简单和复杂相辅相成,没有复杂的对比反差,简单就不能更好地显现。
  中国人很多不太喜欢塞尚的画,塞尚的画其实是这一二百年间最好的,难得有一种体积感,显得厚重。厚是一种美学风格,这一点恰好容易被我们忽视。国内人的创作都容易犯一个毛病:薄。薄就是单一,薄不耐看,经不起琢磨。中国人过于追求智巧,其实这是最不足取的。唐以后的诗歌也越来越走上这个路子,音律越来越讲究,形式和细节的感觉也越发精致讨巧,但和《古诗十九首》相比,却要显得缺少风骨。杜甫的风格被称为是“沉郁顿挫”,但和《古诗十九首》及陶渊明相比仍然不够厚。颜色中有两种最简单,但又最耐看。一个是白色,一个是黑色。白色具有一切可能性,而黑色包含了一切可能性。黑色最丰富,因为它混杂了所有的颜色。好的东西都不是单一风格的,都混杂了各种不同的因素。
  所以,诗怎么才能写得好,不是单凭热情就能做到,还需要冷静思考和深入探讨。我们现在写作过于拘泥于技术层面,没有从最根本的出发点去认识和考量。所以提出要扩大诗的空间,让诗歌包容更多的因素,包容更多不同层面的东西。但无论怎么做,怎么出新,有一点不要忘记,诗就是诗,诗歌的真实和审美永远是第一位的。

 

 

 

读中国新诗精华请进:

《新千家诗选》目录(上)A—M

 

《新千家诗选》目录(下)N—Z

 

 佚名诗选     

 

 《现代诗歌百家欣赏》目录

 

 

唐以洪的诗歌27首      代薇的诗歌23首 代薇的诗歌23首    严力的诗歌11首

 

周伦佑的诗歌42 石破天的诗歌:《星夜》  东荡子的诗歌24首张广福的诗歌23首 宇向的诗歌29首

 

沈浩波的诗歌35首    伊沙的诗歌23首     莫小邪的诗歌14首 莫小邪的诗歌14首

 

盛兴的诗歌29首 巫女琴丝的诗歌31首  巫女琴丝的诗歌31首 巫女琴丝的诗歌31首朵渔的诗歌32首

 

魏风华的诗歌21首 杨邪的诗歌25首 于小韦的诗歌20首 杨邪的诗歌25首 杨邪的诗歌25首 杨邪的诗歌25首 

 

轩辕轼轲的诗歌30首 公告,代表作,现代诗歌百家欣赏冷面狗屎的诗歌43首 巴音博罗的诗歌18首巴音博罗的诗歌18首 巴音博罗的诗歌18首

 

水晶珠琏的诗歌23首 吉木狼格的诗歌24首吉木狼格的诗歌24首 吉木狼格的诗歌24首魔头贝贝的诗歌26首 公告,代表作,现代诗歌百家欣赏

 

白连春的诗歌28首     李元胜的诗歌26首 公告,代表作,现代诗歌百家欣赏 吕德安的诗歌26首 公告,代表作,现代诗歌百家欣赏

 

梁晓明的诗歌17首 李红旗的诗歌26首  李南的诗歌28首 李红旗的诗歌26首   李红旗的诗歌26首

 

刘川的诗歌36首       宋晓贤的诗歌21首 宋晓贤的诗歌21首  侯马的诗歌16首 侯马的诗歌16首

 

格式的诗歌33首       马力的诗歌18首       陈小三的诗歌33首

 

柏桦的诗歌14首 与斯塔文斯关于文学的对话    朱朱的诗歌14首  女孩全裸拍水果写真大片(组图)   王夫刚的诗歌30首 世界上最美的铁路(图)女孩全裸拍水果写真大片(组图)

 

路也的诗歌34首 路也的诗歌34首    卢卫平的诗歌38首 路也的诗歌34首   朱剑的诗歌33首 路也的诗歌34首

 

 

 

 

 

 
 

 

我的代表作品:

 《平民诗话》(1—5章)                  

 

2012:《江山美人》                  2011:《爱的力量》  

2010:《送孟浩然之长安》                  2009:《今天的天气真好》     

2008:《无言的结局》                        2007:《我常年睡在一个梦里》        

2006:《诗经●郑风●女曰鸡鸣●致妻》  2005:《要杀就杀农民》                

2004:《你他妈飞得也太高了吧》           2003:《头发为什么要打摩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