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端午节东北美食护心肉东北蒸肉做法 |
分类: 肉食动物 |
又到端午节,现在的人们对于节日越来越不重视,那些关于节日的美好记忆就更加显得珍贵和难忘。
我想在条件艰苦的年代里,不同的节日不同的习俗,既体现了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的无限热爱,又表达了人们对于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景。
而在中国的最北方——东北,寒冷的气候和广阔的土地造就了东北人热情豪放的性格和独特的生活方式,对于节日就尤其重视。
在东北,到了端午这一天大人们通常不到四点钟就神采奕奕的起来,上山采带着露水的艾蒿,通常也会带上男孩,一般不带女孩,也体现了东北对于男女分工的明确——家务一般以女性为主,但是脏活、累活或需要外出的活则是男人上,当然现在这种分工也越来越不明显了。
因为对于节日的重视,到了这一天家里就充满了欢腾的喜悦。有时我的哥哥也会跟大人一起上山采艾蒿,从来没带过我,虽然我也很想去。艾蒿采回来后,大人小孩都用艾蒿泡的水洗脸,代表这一年都是耳聪目明的,还要把一些艾蒿挂到房檐上,有避邪之意。
端午节这一天学校并不放假,但是上学的情形却和平时有所不同,依然充满了节日的气氛。每个学生都会带着煮鸡蛋去学校,大家顶鸡蛋,看谁赢,鸡蛋先碎的就输了。
有的同学还会带上家人做的五彩绳、香包等,漂亮又充满节日的气氛。我承认,我的家人从来没给我做过,他们都一心铺在工作上,缺少生活的情趣,所以我只有羡慕别人的份儿。可能也正因为此,我对于女红反而格外的有兴趣吧,对于越是没有的东西越是渴望。
端午节这一天,东北人也会吃粽子,粽子与南方不同,多以黄米、大枣为主,有时也会加一些糯米。简单的材料更能吃出粽叶的清香、米香、枣香。
不过对于东北人来说,粽子是类似于甜点之类的东西,饺子仍然是重大节日里的主食。
节日里的大鱼大肉是必不可少的,拉皮等清爽凉菜则用来解腻,节日的餐桌充满热闹喜庆的气氛。
今天早上妈妈买了一些咸鸭蛋,简单的食物忽然让我觉得更有家的味道。在东北,无论是节日或平时都喜欢吃咸鸭蛋,在朴素的日子里,这样的食物是用来解馋的,也是一种生活幸福的象征。小的时候在家经常吃咸鸭蛋,离开家后就很少吃了,对于这种普通的食物已经不是那么在意,但是久远的记忆却是那么温暖人心。
今年的端午节妈妈在北京跟我们一起过,我大概十多年没跟父母一起过端午节了。
每逢佳节倍思亲,对于远离家乡的东北人来说,到了端午节,那份对于家乡的思念就格外的强烈。那片辽阔的黑土地,那些亲切的故乡人,是远离家乡的人心中里永远的牵挂!
现在端午节这一天有了假期,大概也说明了对传统节日的重视,我希望下一个端午节过得更加有声有色:不只有美味,还是自己做的香包,如果能回东北采艾蒿就更幸福了!祝所有的朋友端午节快乐!生活越来越美好!
护心肉蘸蒜泥做法:
2、冷水下锅,水开后撇净浮沫;
3、护心肉捞出放入煮锅中,放入花椒、大料、肉桂等调料,加入高汤煮一个小时;
4、将煮好的护心肉放凉,撕成小块,蒜捣泥加入酱油,蘸食即可。
相对于粉蒸肉、扣肉来说,东北蒸肉的制作程序没有那么复杂,但却更能吃出肉本身的香味。肥瘦相间的五花肉经过煮制和蒸制两个过程,入口即化,香而不腻。
这些照片是回东北的时候拍的,父母家的窗玻璃是以前流行的那种发蓝色的窗玻璃,拍出来的照片都有点偏蓝,我调了一下还是调不正。家里盛肉的容器硕大,充满了东北人的实惠。
护心肉也叫隔肌、连肝肉,在东北非常受欢迎。
东北蒸肉做法:
2、冷水下锅,水开后撇净浮沫;
3、将五花肉捞出放入煮锅中,放入花椒、大料、肉桂等调料,加入高汤四十分钟;
4、将煮好的五花肉稍稍放凉,切成薄片,摆入盘中,撒上姜末、五香粉、生抽、葱花、大料,蒸半个小时即可。
东北人过端午节餐桌上常见的其他美食(点击图片或文字链接即可查看做法)
一、肉类
二、素类(拉皮里有一点肉丝,不过基本上应该算素菜)
三、汤类
四、主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