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北国风
北国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63,446
  • 关注人气:4,25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母在教育孩子中应当思考的问题

(2009-07-17 15:42:37)
标签:

育儿出息

优秀人才

家长科学育儿

教育方法

培养孩子成才

分类: 幼儿早期教育

父母在教育孩子中应当思考的问题
中耀

  把孩子培育成材,无疑是父母责无旁贷的大事。
  孩子成为优秀人才无论对于孩子、家庭和国家都是有着重大意义的事,因此,每一位家长都应以最大的努力去培育孩子。
  现实中,能把孩子培育成优秀人才的家长不多。究其原因,我觉得是他们是对教育孩子的思考不够。
  现在的家长都“望子成龙”,甚至达到“可怜天下父母心”程度。然而,如果不能很好的思考教育孩子成才中的一些问题,单凭良好的愿望是远远不够的,可能因此而使理想落空。那么父母们应当思考哪些问题呢?
  一是父母们应当思考让孩子长大干什么的问题。
  生活中有两类父母:一类是希望孩子能学习好、能考上重点大学、出国留学、读研读博……将来能有较大的出息;另一类是不相信孩子会有“大出息”对孩子的未来不报太大的希望。孩子能考上个大学多念几年书更好,啥也考不上,就早点找个稳定的工作也行。
  两者比较,前者更好些。孩子长大后能不能有出息,不是先天固定的,任何一个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都可能有出息,所以家长千万不能低估而埋没了孩子的前途。
  希望第一类父母对孩子给予更大的希望,为孩子确定更高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即鼓励孩子努力成为大学者、大科学家、大艺术家……没有理由说这样的理想和奋斗目标是绝对不能实现的。家长尊重育儿成才规律,培养孩子具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调动起孩子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使孩子具有勤奋刻苦的精神和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毅力……这样的孩子成为优秀人才、杰出人才的目标就不会太远了。因为所有的杰出人才都绝非天生,都是从普通孩子成长起来的。
  所谓智力超常的天才“神童”也是后天教育的结果,当家长的要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再认真做出具体安排,贯彻到育儿成才的整个过程中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孩子长大后能成为优秀人才。
  二是父母们应当思考让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问题。
  想让孩子实现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想让孩子有更好的发展,必须让孩子学习掌握更多的学识。特别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许多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大科学家、大学者……都是有很高学历的人,期中不乏读过多所大学、多个学位……所以,要尽量培养孩子多读几年书,不断钻研深造。
  但是,在高等教育资源有限的今天,并不是任何孩子想读大学就可以选择任何大学去就读。特别是那些重点的名校,必须通过竞争激烈的考试,必须有很优异的学习成绩,必须经过优中选优才能就读。
  既然竞争如此的激烈,作为家长的你,应该怎样保证孩子能顺利的升入好的大学呢?这不是你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吗?
  三是父母们应当思考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问题。
  现今的国内外教育界普遍认为:中国的孩子独立生活能力不如外国的孩子,其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也比外国的孩子欠缺。一方面与我们的独生子女现状有关;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的家长不懂育儿科学,包揽照顾孩子甚至溺爱孩子所造成。
  我们的家长当然应当改变教育孩子的指导思想:给孩子更多活动空间,让孩子更多的接触社会生活;让孩子自己动脑、动手去做力所能及的事;培养孩子发散性思维能力;训练孩子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和鼓励孩子的创造能力。
  你是否思考过这些问题,又是怎样做的呢?这似乎也是你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四是父母们应当思考关于孩子的“兴趣与成才”问题。
  兴趣似乎是一件小事,可是却对孩子的成长发展起着重要的引力和动力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我们了解考察那些事业有成的杰出人才,他们中的多数人是在“兴趣”的引导下走向成功的。所以,有的教育家认为:兴趣是育儿成才的一条规律。
  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说:“天才人物指的就是有毅力的人,勤奋的人,入迷的人。”我们应当懂得:毅力、勤奋、入迷和忘我的出发点实际在于兴趣。有了强烈的兴趣,自然会入迷;入迷了自然会勤奋、有毅力,最终达成忘我。因此,我以为:“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入迷”兴趣对一个人成才的作用实在是太大了!
  有的学生所以学习不好,不爱学习,就在于他对学习没有兴趣。糟糕的是他们对无聊的事情感兴趣:迷恋上网、打游戏,对歌星、影星感兴趣……这是孩子兴趣的方向错了。
  你是否思考过“兴趣与成才”的关系?你应该通过怎样的办法培养孩子的良好兴趣,进而引导孩子走向成功之路呢?这需要你很好思考和设计。
  五是父母们应当思考培养孩子勤奋刻苦的品质问题。
  勤奋刻苦是一个人的重要品质,世界上所有取得突出成就的优秀人才,都是长期勤奋刻苦努力的结果。那些不能勤奋刻苦的人,即使天赋聪明也绝不会取得辉煌的成就。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路,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的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科学家钱三强说:“在古今中外,凡成熟事业,对人类有作为的人,无一不是脚踏实地、艰苦攀登的结果。”这些道理不难明白,想不付出辛勤的汗水,舒舒服服的就取得学习、事业上好成绩的事是没有的。
  我们有些家长却以为:现在的孩子已经没有必要再勤奋刻苦,家长要求孩子勤奋刻苦是在给孩子施加压力,甚至对孩子有害……我觉得家长应当正确区分盲目施压与勤奋刻苦,帮助孩子从小就认识勤奋刻苦对其成长发展的重要,使其养成勤奋刻苦的思想作风。
  那么,怎样帮助孩子养成勤奋刻苦的良好品质呢?这就要求当父母的多思多想了。
  六是父母们应当思考怎样积极培养孩子的问题。
  人是受思想支配的,一定行为会导致一定的结果。如果家长想让孩子有“大出息”就会积极的培养他,孩子也会向“大出息”方面发展;相反,家长没有让孩子“大出息”的强烈愿望,就不会积极的去培育他;孩子没有远大的人生理想和目标,就只能一天天的混日子,这正是平庸人太多的原因。
  美国哲学家爱默生说:“一个人就是他整天想到的东西。”另一个学者马可• 奥略留说:“一个人的生活就是他想成为的样子。”
  那么你怎样想,你教育孩子怎样想呢?这也是你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教育孩子,特别是把孩子培养成优秀的人才,不是简单的有个“望子成龙”想法就可以实现的。一定要多思考上述问题,并切实查找、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诸多具体问题。
  这里只提纲挈领的说了几点,还有不同孩子因具体情况而产生的其它问题……这些都要求家长们经常很好的思考,再因人而异的具体解决。

欢迎浏览点评我的散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