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学习的自觉性与压力感的积极作用

(2009-07-09 10:19:02)
标签:

学习自觉性

家长科学育儿

培养孩子成才

望子成龙

学习成绩

早期教育

教育

分类: 幼儿早期教育

  孩子学习的自觉性与压力感的积极作用

中耀

  促进孩子学习好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学习的自觉性与学习中的压力感应该是比较重要的两个因素。
  所谓学习的自觉性,就是孩子对学习有明确的认识,知道学习的重要与必要性。因此,孩子一旦有了学习的自觉性,就能主动自觉地学习。很多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强调这点,最具代表性的是孟子。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这就是说:要想学习好,必须积极自觉地去“自得”如果自己没有自觉的学习愿望,不靠“自得”是不会学习好的。
  家长要从孩子小时候起,就要积极对他进行学习重要性的教育,帮助孩子树立起努力学习的观念,教育并培养孩子对学习的责任感。从而使孩子逐渐养成学习的自觉性。
  相反,我们现在不少孩子不清楚学习的重要与必要性。以为学习是给家长和老师学,因而不愿意学习或学习不好,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学习的自觉性,也就是缺乏自身的学习动力。
  要想促进孩子努力、勤奋、刻苦的学习,除了培养孩子养成学习的自觉性之外,还应当给孩子一定的(能接受并适应的)压力。这样,会使孩子产生有益于提高学习效率的紧迫感和竞争意识。否则,即使有了学习自觉性的孩子,如果学习中缺乏一定的压力,也可能因情绪松懈而延缓学习速度(成年人也如此,因此有人主张自加压力)。
  对于适当的压力不难理解:比如年终岁尾、重大节假日之前,有些工作亟需完成。在这种压力下,迫使人们昼夜兼程的加紧工作。有时为完成某项特殊任务,甚至会争分夺秒……这时,人们往往能够完成平时难以完成的工作;运动员在竞赛前的压力,会促进他不断加强训练强度,为日后创出好成绩打好基础;文学艺术家在作品诞生前的压力,会促进他创作的欲望,不断涌现的创作灵感会促进他的作品更丰满成熟……
  战国时期,挂六国相印的苏秦,是个因压力而成功的典型:他起初与张仪一块从师鬼谷子,后来自以为学得差不多了,于是到各国去谋职。但是,因为他的学识一般,因此各国没人重视,他只好蔫巴巴回了家。家人也认为他“没出息”而冷落他,甚至父母妻子也白眼看他。苏秦对此感到极大的压力,从此甚至“头悬梁、锥刺骨”的刻苦学习,结果学识大进。后来,他再到六国游说,六国终于赞同他的建议,聘他为六国宰相。
  看来,适当的压力对促进人迅速进步的作用是巨大的。
  家长在有意识的培养孩子树立人生理想的基础上,给孩子设定一定的学习目标,提出一定的要求,给孩子适当的压力,鼓励、督促孩子更好的学习还是有必要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