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的差别谈起
(2009-07-06 10:27:30)
标签:
学习成绩家长科学育儿培养孩子成才早期教育育儿智力开发望子成龙教育 |
分类: 幼儿早期教育 |
学生学习态度的好坏,学习成绩的优劣与其平时的表现是一致的。这不仅会影响他目前的学习成绩,而且会影响他将来的升学和一生的发展。
可我们有些家长并不十分关心和了解孩子的情况,以为孩子只要上学就可以了,其它的事情不必去操心,这显然是错误的。
孩子即使在学校认真学习,当家长的也要多了解孩子的情况,多关心、帮助和鼓励孩子……何况你的孩子未必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未必具有勤奋刻苦、见贤思齐的良好心理素质。如果家长不能很好的了解和关心孩子,对孩子放任自流,也许会“蝼蚁之穴溃堤千里”实在是家长误了孩子,这不是危言耸听,现实中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我觉得有必要向家长们介绍一下我的感受,供您参考:
学生大体可分为三类:头一类是上等生或称优等生。他们有自己的人生理想,懂得学习的重要,课堂上能认真听讲,课后能认真完成作业,学习勤奋刻苦,学习成绩优异、稳定;思想品德好,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能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闲事甚少,有健康的情趣爱好,将来能升学深造……这类学生占15%——20%。
第二类学生是中等生。他们随大流上学,老师、家长抓紧点,学习成绩就好一点。否则,学习成绩就下滑。他们有对人生理想的憧憬,但缺乏追求的执着精神。虽然也知道努力学习,但不能勤奋刻苦,缺乏坚忍不拔的毅力。学习成绩中等,却又忽高忽低。这样的学生可以转化成上等生,考入较好的学校深造,也可能随波逐流的混下去,进入一般的学校学习……这类的学生约占75%。
第三类学生是学习成绩不好的差等生。他们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没有正确的认识,或因种种原因(父母离异),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不好,对学习没兴趣(为了家长,不得不上学),上课听不进去,课后不做作业,视学习为负担(甚至逃学)……这样的学生跟不上学习,形成恶性循环,只能在混到中学毕业……这类的学生约占5%——10%。
人不学习,不仅没知识,不能为社会做更多的贡献,而且有可能因种种不良行为而走下坡路,这是家长应当高度重视的问题。
同样上学,学生之间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的优劣是天生的,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是天生的。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是因为他的天赋好;学生的学习成绩差,是因为他的天赋差。认为他们“天生不是学习的料!”……家长把毛病全推在孩子身上的说法是错误的。
专家告诉我们:每一个孩子都能很好的发展起来,如果把两类不同家庭环境中的孩子对调一下,肯定可以发生完全不同的变化。
国外有家教育研究机构,他们把100多名家庭状况不良或街头流浪儿送到有文化教养的家庭去抚育。多年后,这些被认为不会有很好发展前途的孩子,通过学习深造,都获取了较高的文化素养,后来成为行政领导、大学教授、企业白领……只有极个别的教育失败。
这个例子非常有力的证明:“人是教育的结果”环境和后天的教育,对人的成长、成才作用是巨大的。所以我们说,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完全是父母教育不良的结果,也就是说第二、三类的学生,完全是家长没能很好教育的结果。
没有一个父母不希望孩子有出息,在学校里成为好学生,进入社会能成为有才能的人。那么,就请充分了解孩子在学校里的实际情况,总结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失误或不到位的经验教训,更好的教育自己的孩子吧!这实在是关系孩子成长、发展和全家幸福的大事。
欢迎浏览点评我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