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神童”张居正
(2009-05-25 12:16:08)
标签:
古代神童张居正培养教育孩子科学育儿成才望子成龙家庭教育发展前教育 |
分类: 幼儿早期教育 |
古代“神童”张居正
古今中外出了许多“神童”。“神童”因其智力远远超过同龄的孩子,于是人们都以为他们是先天禀赋好,是天生聪明的,把他们“神化”了。
其实,“神童”不是天生聪明的,也并不神。他们的聪明完全是后天教育的结果。
有人做过调查了解,发现多数“神童”出在文化较为发达地区的文化家庭,特别是那些重视孩子教育的家庭。这就说明“神童”的聪明完全是后天教育的结果。近百年来,随着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神童”越来越多,这就更能说明这一点。
“神童”张居正的教育成长过程能很好的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在此做简要介绍:
张居正,字叔大,少时名白圭,号太岳,明朝湖广江陵(今湖北)人。明代著名政治家、改革家,优秀的内阁首辅。
张居正的爷爷张关保,明朝朱元璋举事时,他投军。朱元璋当了皇上后,投军者成了功臣,但是张关保能耐不大,只闹了个“千户”分配到湖广江凌。
张关保在外闯荡得眼界宽了,他懂得文化的重要,所以舍得花钱培养儿子张文明读书。
张文明是个要强的孩子,有决心通过读书出人头地。由于他读私塾刻苦,后来考上了秀才,可是以后又多次赴考,结果都名落孙山,这使他非常苦恼。自己的愿望不能实现,他想让孩子圆自己的梦。
张文明娶妻生子,他媳妇生孩子前夜,梦见一轮明月、一片洁净的湖水,从湖中冒出一个白龟……张文明和他爹都认为这孩子就是白龟托生,将来一定能有大出息,所以给他起名为白圭,家人都特别重视这孩子。
张文明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很早就开始对孩子进行了多方面的教育。爷爷也尽力教育孙子,这也就是白圭早期教育了。
张白圭在全家积极教育下,既聪明又懂事,很小就识了不少字,会背不少诗文……有超常表现,所以邻居都夸说这孩子不简单!
张白圭五岁上学,记忆力又好,所以学得快、学得好,比很多大学生都学得强,老师非常喜欢他。
张白圭除了在私塾学习,另外还读了很多书,几年功夫他的学问比老师和他爷爷、父亲都强,老师几次催他父亲和爷爷叫孩子去科考,说他肯定能考中。
在张白圭十二岁那年,果然中了秀才。
主考官是荆州知府李士翱,为人正直又很爱才。他不顾别人反对,点了张白圭第一名,并且接见了他们父子。李士翱一再称赞张白圭,还问了为什么叫白圭。张文明介绍了原因,李士翱可能还有点唯物观点,帮助他改名为张居正。这个名字对他起了很好的启示和规范作用。
考取秀才后,一般还要再埋头用功,等两三年再次赴考。张居正觉得自己很有把握,又赶上大考,第二年就去赴考。
这次科考湖广巡抚顾璘也来视察,他听说有个叫张居正的十三岁孩子也来赴考。说这孩子头脑聪颖、学识好就召见了他,果然张居正表现得十分优秀。他对顾璘所提问题都能“对答如流”,出的对联也都对得很好。巡抚大人十分赞赏器重,认为这孩子将来必成大器。为了鼓励孩子,顾璘甚至把自己的“犀带”赐给他。说:“将来你会戴玉带,现在把这个‘犀带’送给你,权作纪念,希望你务必努力学习……”那时的百姓无人系腰带,只有当官的才能戴腰带。巡抚把腰带给了他,实在是一件不平凡的事。
张居正赴考顺利答完卷,自以为必中无疑。回家后,父子二人高兴得只待发榜。
巡抚是个有学识、爱才又深谋远见的人,他熟知一个名叫杨廷和的孩子,十三岁考中举人后自觉了不起,不再努力学习,后来终于成为平庸的常人。为防止张居正犯类似毛病,他思索再三,告诉主考官:不能录取张居正。主考官以为巡抚与张家有什么过节才做出不合理的决定。可是巡抚大人的命令不能违抗,结果张居正落榜了。
这对张居正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他不明白自己的答卷很好,却为什么落榜了?只好回去继续刻苦学习。他读了更多的书,学识大进。三年后,十六岁时终于中了举人(多年后他知道了事情的原尾,十分感激顾璘)。
嘉靖二十六年,二十三岁的张居正又考中进士,由编修官至侍讲学士令翰林事。万历初年,代为首辅,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张居正主持裁决。前后10年,张居正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清查地主隐瞒的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改变赋税制度,使明朝政府的财政状况有所改善;用名将戚继光、李成梁等练兵,加强北部边防,整饬边镇防务;用潘季驯主持浚治黄淮,均颇有成效。使逐渐衰退的明朝有所振兴,他本人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位名臣。
我们从张居正成长的过程可以清楚的看到,早期教育对培育人才的巨大作用,也可以看出家长培养孩子的重要作用。希望“望子成龙”的家长能从张居正的成长过程得到启示。
下面是我博客的内容目录,请您选择浏览,恳请点评!!!
■家长不宜炫耀“孩子好”
■教孩子知法懂法守法
■女儿与动画片
■教子勿强制
■培养孩子与“吃苦”
■孩子有知心话愿意对谁讲?
■孩子聪明的关键是教育
■读书与“数字三”
■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
■中小学生午睡好
■写给同龄人
■从学骑车想到的
■成材需读书
■帮助孩子调好人生基色
■家长应重视孩子的潜能开发
■“少年文学家”杜影
■“无师自通”的小诗人—田晓菲
■连续跳级的孙沁莹
■白居易所受的早期教育
■给各位博友的信
■13岁考上“国防科大”的那威
■ 什么最重要?
■帮孩子提高eq能力
■谈孩子学习的“最佳期”
■什么是早期教育
■知识分子家庭的早慧儿—吴燕
■欧阳修学写短文
■刘亦婷为什么能到“哈佛”读书?
■六岁学高中功课的刘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