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忽视孩子的体育锻炼
(2008-12-22 15:41:16)
标签:
幼儿早期教育望子成龙家长科学育儿培养孩子成才家庭教育勤奋刻苦教育 |
分类: 幼儿早期教育 |
不可忽视孩子的体育锻炼
中耀
一提早期教育,许多家长会以为不过是早点教幼儿识字、数数和文化学习。其实这只是教育的一部分,不可忽视的还有德育和体育。
古今中外的教育方针,都要求“德、智、体”全面发展。这同样适合对幼儿的早期教育。然而许多父母却常常忽视德育和体育,特别是对体育的认识尤差。甚至认为,小孩子根本不需要进行体育锻炼,只要吃得好,长得胖就可以了。
小孩的发育旺盛,有很强的生命力,即使不锻炼也照样健康成长起来。但是,我们不能由此否定体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对于人的成长具有以下重要作用:
首先,运动能促进人体的生理功能发育良好,提高身体素质。肌体的正常发育,是建立在良好的生理功能基础上的。只有良好的生理功能,孩子才能更健壮的发育起来。而体育正是促进人体生理功能不断增强的一剂灵方妙药。大家都有体会,人们在进行体育活动之后,身体便发热,这是因为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加快的缘故。血液加速周转,减少了它在身体各处瘀滞现象,使新陈代谢活动增强,从而强健了心脏的供血功能。
其次,由于运动加快新陈代谢,消耗热量自然增加,同时胃肠蠕动也随之加快,这就能够也需要摄入更多的食物以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因而增强了人的食欲。又因为胃和肠蠕动加快会更充分地消化吸收食物,使之能更有效地为身体各部位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
再次,在运动的过程中,局部或大部分肌体需要吸收氧气和排除二氧化碳,这样就加大了肺的呼吸量,从而增强了呼吸系统的工作能力,使儿童的胸围逐渐增大,能更好的为肌体供氧。
体育运动还能使人体的器官和肌肉受到锻炼而增强。
体育运动不仅对儿童的体质具有上述明显的作用,而且,对孩子的智力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人的心理活动及良好的智力是以充分发育的大脑及神经系统为前提,只有大脑及神经系统发育良好,人的感知、记忆、思维等能力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人在体育活动中,每完成一个动作,不仅需要肌体各部位的有机配合,而且也要求脑细胞和神经系统不断地进行多方面思考和最终果断的判决和指挥,这一过程自然也锻炼了大脑和神经系统,促进其发展和完善。
如果我们感到运动员能在一瞬间做出十分灵活、巧妙的高难度技巧动作,仅仅是因为他“四肢发达”,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实质上每个运动员在完成任何一种动作之前,他的大脑已经对这一动作的各种情况进行了十分复杂而精确的判断,并不断地向肌体各部位下达指令,从而完成相应的动作。
以跳高运动为例,运动员要在助跑及起跳前的极短时间内,运用神经系统紧张而周密地观察,分析自己面前的空间、距离、角度……不断地调整助跑的速度、步伐、频率,甚至还要联想自己以往的经验教训,提出这次跳越的新课题,做出比电脑还要复杂、高明的运算。这样才能选择最佳时机、恰到好处地去跳越目标。这中间绝不只是表面看到的跑和跳,而是有极其复杂的内在心理活动。所以,从某种意义说,体育锻炼是智力训练最好的补充。
由此可见,我们想对幼儿进行早期教育,想充分发展孩子的智力,就必须尽早地、多方面地、经常而又积极带领儿童进行体育锻炼。我国著名的科普作家高士其说:“没有强壮的身体,就担负不起繁重的建设任务;没有健全的体格,就难以攀登科学的高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也许有人会说:许多运动员的智力并不怎么高明,甚至有人认为搞体育的人“四肢发达、大脑平滑”他们若做学问,恐怕一事无成……这种看法是不对的。体育本身也是一门科学,不是任何人都轻易做得好的。还有个专业问题,运动员把主要精力花在体育上,自然在其它方面会出现弱点。
然而可以肯定:两个体质不同的人同时攻读某项专业,其中身体强健的人,一定会精力更饱满,功效更高,也更容易取得好成绩。反之,体质虚弱的那个人,一般不是他的对手。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观察到:一些智力不良、性格怪癖、学习成绩上不去的孩子,他们往往不仅仅是由于智力、性格方面的弱点,更多的是因体质不良造成的。居里夫人说:“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所以,我们必须强调,在对孩子教育过程中,绝不可忽视体育锻炼。
古希腊哲学家说:“如果没有健康、智慧就不能表现出来,文化无从发展,不能战斗,财富变成废物,知识也无法利用……”
我国体育家马约翰说:“运动是健康的源泉,也是长寿的秘诀。”这些话都在告诉家长,千万不要忽视体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