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天生聪明的孩子吗?

(2008-12-19 08:32:29)
标签:

幼儿早期教育

培养孩子成才

家长科学育儿

家庭教育

望子成龙

勤奋刻苦

教育

分类: 幼儿早期教育

有天生聪明的孩子吗?

中耀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每位家长都会观察并自我判定孩子是否天生聪明。

对那些反应敏捷、聪慧早熟的孩子,父母往往会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天生聪明,于是沾沾自喜,忽视了对孩子应尽的积极教育,因此不能不影响孩子更好的发展;而有些家长则处处感到孩子拙笨,认为自己的孩子天生就不是“学习材料”因此放弃对孩子的教育;也有的“教育家”认为:早慧儿童是天生的、极个别的,而不是教育的结果。因此,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是没有用的,甚至认为早期教育是在摧残孩子。这种说法实在是有害、也是误人子弟的。

孔子曾被认为是“先知先觉”的圣人,有人赞誉他“天不生孔子、亘古长如夜”认为他是人类智慧的化身,是人世文明的赐予者……似乎孔子真的是天生的圣人。孔子真的是天生秉赋异常吗?

孔子自幼孤贫,早年当过吹鼓手,后来又当过管仓库和畜牧的小官。在他人生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不过是个生活贫困的普通小人物,并没有表现出天生的聪颖和自幼不凡。直到他五十六岁,才当了比较大点的官。后来孔子周游卫、陈、曹、宋、郑、蔡、齐、楚等国,宣传自己的治国主张,想谋取个好职位,但没有人看重他、任用他,他只好回到山东老家以教书为生。

之所以有人吹捧他,把他奉为神明,说他是“先知先觉、大诚至圣先师”实是统治阶级为了统治人民,需要儒家学说中的某些部分而已。

如果孔子真是天生的圣人,他就不会一辈子不发迹、不得志(他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死后人们竟把他捧上了天)。作为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有他的伟大成就。那么他的学识从那里来的呢?是学习得来的。他说自己:“学而不厌”“吾常终日不食、终夜不寐、以思无益、不如学也。”他不但非常用功,而且也善于学习,他主张“学而时习之”“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他还明确表示:“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可见,孔子不是天生的圣人,他的才华也是靠学习得来的。

孔子深知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意义,因此,他对儿子—伯鱼的学习抓得很紧。大概伯鱼学得不错,以至引起同学陈亢的疑心,以为孔子作为老师对自己儿子一定有特殊的关照——“吃小灶”。陈亢问伯鱼:你在学什么?伯鱼坦率的回答陈亢:一次,父亲问我学《诗》没?我说没有。父亲说:“不学诗,无以言。”我就学《诗》了。后来父亲又问我学《礼》了没有?我说没有学《礼》。父亲说:“不学礼无以立,我就又学《礼》。”后来有“诗礼传家”这种说法,看来孔子并没有想到自己是“先知先觉”,也没考虑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早慧,可不可以进行教育等问题,只是认为教育极为重要,就踏踏实实的教育孩子。 

孟子被称为亚圣,也是被历代极为推崇的学者。但是他的学识也不是先天而来的,他也不是什么早慧的人。大家都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居家近墓地,孩子们就弄棺材埋人玩;近商集,孩子们就做买卖玩;后来孟母搬到学校附近,他才学习文明礼貌;孩子上学后不用功,孟母竟剪断织布教育他,使他开始认真学习……如果不经过孟母断杼教子的认真教育,恐怕孟子也就不成其为孟子了,可见圣人也是教育的结果。

我国历代有很多“神童”少小就表现了异常的聪明才智,如果他们真的是“天生的”,就一定会分布在“仕农工商”(工农商学兵)的家庭中。但事实上,“神童”却多出在诗书门第。

“初唐四杰”王勃、卢照邻、骆宾王、杨烱;“唐朝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他们都生在“书香门第”,幼年时期都受过父母的早期教育,从小就表现得早慧,及长则文才斐然,在学业上取得超越众人的好成绩。

近年来也有不少早慧儿童(超常儿童)三、四岁读小学,有的六、七岁考入中学,有的十几岁考入大学……他们是天生的聪明吗?也不是!事实上,他们也都是受到早期教育的结果。

人和人不能说没有天资秉赋的差别,但是天资秉赋再高的人不学习也是不行的。所以,与其依赖天资秉赋盼望孩子早慧,不如积极的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

早慧儿童都是教育的结果,世界上没有天生聪明的孩子。我们切不可本末倒置,自误误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