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现有的3亿多网民中,有0.9%是10岁以下的小网民。看起来这个数字并不大。但一方面增长速度快,一年就增加了0.5个百分点,照这个速度下去,小网民还会急剧增长。另一方面,孩子太小,可塑性强,更方面都不成熟,一旦走偏就很难纠正。俗话说得好,凡事要从娃娃抓起。所以,对于小网民千万不可小视。尤其是那些潜伏着的、未被你发现的小网民。
这次调查究竟有多大可信度不敢说,但其披露的一些数字还是值得关注的。调查显示,
48.7%的被调查小学生在网络上有自己的“个人空间”,36.3%拥有“QQ空间”,10.7%拥有“个人网站”,17.3%的小朋友表示经常上“儿童社区”。
约8成小学生9岁前开始接触互联网,学龄前开始接触网络的也大有人在。
游戏是上网小学生的最爱。上网玩过游戏的比例超过9成。
这组数据起码可以说明这样几个问题:一、网民低龄化趋势明显。甚至学龄前的网民都大有人在;二、成人化的网络生存状态同样影响着这些未成年人。未分级的网络内容和运行方式,对这些各方面都未成熟的孩子而言意味着什么?三、网络游戏对孩子诱惑大。面对能否抗得住,恐怕很难说。
这个调查还提供了一组有关家长态度的数据:67%的家长限制孩子上网玩游戏;超过半数的家长反对孩子网上聊天交友;网上购物遭到47%家长的反对。
在网络世界,不让孩子上网,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但对孩子上网不加任何限制,也是万万不行的;仅仅是限制,而没有必要的引导和帮助,也是不行的。
不上网的孩子也不一定是安全的。因为,他总有一天要上网;孩子对网络产生依赖是正常的,这是由网络的特点和人类的本性所决定的;良好的、科学的上网习惯是可以养成的。同样的网络,对人的影响并不是一样的。
在某种意义上说,孩子早些接触网络本身并没有坏处。就和家长对孩子的其它方面的影响一样,更多的是在孩子未成年之前。一旦到了青春期,家长的影响就微乎其微了。所以,孩子在低龄阶段上网,给家长的管理、教育、引导、帮助提供了条件。如果能抓住这个有利时间,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对网络有个基本的认知,对孩子未来的网络生活是有好处的。反之,对这个孩子放任自流,一旦网络成瘾或形成不良嗜好,改正起来就难得多了。
在低龄阶段,一味地限制孩子上网也是不大合适的。因为,孩子小的时候,家长还限制得了。但再长大些后总有限制不了的时候。那时候家长的威力荡然无存,对孩子的网络行为影响甚微,再往回扳,不但难度大,而且还容易形成孩子和家长的对立。
对待低龄孩子上网,我的基本观点是:
一、网络素养教育应该从低龄抓起。要警惕家中的小网民。提高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切不可掉以轻心。
二、家长应该首先扫盲。养成良好的上网行为习惯。起码要考虑到对孩子的影响。有的家长和网友视频也好、聊天也好根本不避讳孩子,以为孩子还小。其实,影响总是潜移默化的。有的家长自己上起网来,连孩子都不管。这给孩子留下的印象可想而知。家长对网络要有基本的、科学的认识。
三、在家长的引导和监管下,让低龄孩子适度上网,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时间上要有控制,不宜过长;内容上有所控制,尽量不要浏览不健康的内容;对孩子的网络交友和其它行为方式要心中有数,视情加以引导。要帮助孩子认识网络的多面性,提高对虚假信息、网络骗子的辨别能力。
修车师傅的女儿能否进北大??
央视大赛评委:要做海燕,也爱海鸥
现在的老师要变态?
“35”前后共同的敌人
什么颜色中国最流行?
网络里,我们不做庐舍
哪些事不该忘却,哪些人切勿怠慢
究竟谁是成功的妈......
每个人都应该上的一门必修课
那些不合时宜的细节......
别让咱爸咱妈成为“背卡族”
明天的路在今天,今天的路在脚下
裸奔在这个网络时代里
须知:高考生进考场必备什么??
信心,比什么都重要!!
最管用的法则是降低门槛
有什么比高考更可怕???
《潜伏》导演靠什么通过老师的面试?
一生的事业才刚刚开始
心中永远点燃那盏灯
从“长城也怕疼”看细节的重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