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该向田青致敬。他在央视这个影响力巨大的传播平台上,给我们上了一课。这就是如何将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渗透在日常的传播活动中。
我说的田青,不是电视剧《走西口》中的男主角,而是正在央视音乐台热播的全国民乐大赛评委。网上资料显示,他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且不说他主持了大量关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取得的成果,也不表其长期从事中国民族音乐研究及创作、批评做出的贡献,单他在这次大赛点评时的一番话就可圈可点了。
我偶然听到了银屏上他的点评。一位弹琵琶的小女孩表演才艺时朗诵了高尔基的《海燕》,并表示要像海燕一样搏击风浪、勇敢飞翔。按说身为评委,在有限的时间里,说说作品的创作背景、谈谈选手的现场发挥也就足够了。出人意料的是,他竟说了这样一番话:每个作品都有其创作的时代背景。既要把握住作品原意,又要注意时代的变化。他告诉小姑娘,现在讲和谐了。海鸥也是需要人们保护的动物。要做海燕,也要爱海鸥!
我相信,他的话不但小姑娘听了受到了教育,现场及屏幕前每一位观众也会有所触动。我以为,在这一点上,他不但是一位出色的评委,还是一位具有绿色理念的优秀传播者。
和田青既不沾亲,更不带故,顶多是我认识他,他不认识我。之所以对其的话大为赞赏,其理由有以下几点:
一是引导受众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而不是只顾一点、不及其余。真理从来都不是绝对的,有时向前一步就是谬误。在强调一个方面时,注意相关的方面。不一元化、不简单化,而是多元化、多分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对于我们科学处理和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尤为重要;二是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理念。绿色理念渗透在人的世界观、价值观里,一言一行中都可以得到充分体现。田青的这番话就是其注重关爱自然、真爱动物的自然流露,毫不矫揉造作,容易被人接受;三是作为公众人物或者掌握话语权的人士,他能够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传播绿色理念。他知道自己面对的是成万上亿观众。他没说的一句话,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他巧妙地抓住了时机,进行了恰当引导,履行了一个公众人物的社会职责和义务。
应该指出,尽管建设生态文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但有不少人还没有将其融入自己的价值体系。到了植树日或者环保日,可以凑个热闹参与点儿活动。但在更多的时候,则把生态、环境、自然忘在了脑后。有的大导演在拍摄时,为了所谓的艺术不惜破坏环境;一些明星大腕为了所谓的剧情,或者毁树、或者踩草、或者跟马等牲畜过不去。如果,大家都能向田青先生这样就好了。一事当前,用绿色的理念来审视。每时每刻,不忘宣传爱护生态和环境。
绿色理念,对于普通人来说重要。对于公众人物和媒体从业人员来说更为重要。因为,他们还在时时刻刻对公众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在这个意义上说,更需要对他们进行绿色知识的普及。他们自己也应该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职责,言行自律,不辱使命,做个田青这样的绿色传播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