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郊区好玩的地儿太多了。山多的爬不过来。野山不说,那些开发了的景点可谓星罗棋布。朋友邀我去了天池峡谷,爬了一趟下来感慨颇多。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和爬山一样,其中的哲理也有相同之处。
杂感一:极限都是自己设定的。突破自己,就会突破许多极限。
爬山之前先攀岩。我这老胳膊老腿的,哪禁得住那折腾?再加上有点落枕,脖子往右也就扭个七八度。看着人家一个接一个地上去下来,心里也有点儿痒痒。系上安全带、扣上头盔,颤巍巍地拽着绳子上。教练在下边喊着:姿势不错!天,哪儿跟哪儿啊!开弓没有回头箭。总不能出溜下去吧,只好硬着头皮向上攀。哈哈,咱也上来了。站在半山腰上往下一看,乖乖!恐高!没办法,怎么上去的,还得怎么下来。一咬牙,拽着绳子往下走。结果可想而知,无惊无险。

许多事情都是如此。还没有试过,就以为自己不成,结果是真的不成。但敢于试试的话,也没准就成了。许多极限都是自己设定的。突破了自己,也就突破了极限。咱不能像博尔特那样跑个9秒58,突破人类的极限,但只要别束缚自己,敢于尝试,还是可以突破许多小小不言的所谓的极限的。
杂感二:最早登上顶峰的,不一定是实力最强的。
一队人马,年轻的、力壮的有的是。但我却始终能走在前头。没别的诀窍,就是别人停下来的时候,我还在爬。匀速,持久,素质差得超过了那些实力强的。别人坐下来休息,我没有,还在继续往前;别人站住脚聊天,我没有,依然在向前而去;别人超过了我也没什么,他只要一歇着,我就又超过去了。过去常说,笨鸟先飞早入林,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来“......”,现在可以说把别人在网上闲逛的时间用来“......”,也可以说把别人看电视、打拖拉机的时间用来“......”。总而言之,只要花了时间和精力,在某一方面就一定能够有所成就。如果总是瞎耽误功夫,原本实力强的,也会落在别人后头。
杂感三:接受帮助不丢人,可以使我们离目标更近。
山路崎岖,险境横生。但路边总会有棵树、有枝藤,或者有条铁链之类的。只要有可能,我们就伸手扶一下。借助这些外在的帮助,既能加快速度,又可保持体力。千万不要拒绝身边的帮助。它可以使艰难变得轻松,使痛苦变得快乐,使成功变得容易起来,使我们离目标越来越近。接受帮助不是耻辱,每个人都需要帮助。只是我们需要判断,树长得是否结实,藤蔓能否禁得住我们,铁链能否值得我们依靠。
杂感四:条件固然重要,但在很多情况下努力更重要。
没有准备攀岩,也没准备爬山,脚上趿拉着双普通的凉鞋。但就是这样,攀岩的乐趣尝试了,爬山也到“光明顶”了。在许多情况下都是如此,条件好一些,我们或许会顺利点儿;条件差了些,我们努力了,同样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
杂感N:
朝着一个确定的目标前进,一定能到达成功的终点;
没有尝试过的,不一定自己做不了。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试着去做做,能让我们尝到成功的喜悦;
以为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再坚持一下,发现自己还有更大的潜力;
凡事做过之后,才能尝到其中的快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