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内阁大臣当父亲是不是傻冒?

标签:
家教父亲婚姻情感甜蜜蜜杂谈 |
此文刊登在2008-7-24日北京青年报
当内阁大臣还是当好父亲哪个更重要?或许不少人会脱口而出:当然是做内阁大臣更重要了。可是我刚看到的曾任撒切尔内阁的运输大臣诺曼·福勒写的一篇文章,题目却是《当好父亲更重要》。
福勒是三个儿女的父亲,其中还有一个是妻子带来的养子。为了有更多的时间跟孩子们在一起,他辞去了内阁大臣的职务。他的格言是,暂时把你的事业放在一边,与孩子们分享快乐吧。
当大臣时,总有些突如其来的事情让把他和家人分开。穿好了运动衣陪孩子去打球,但10分钟后就匆匆赶往办公室了。有两次半途抛下家人自己赶回伦敦。辞去大臣职务后的他,可以全程陪孩子到怀特岛度假,和孩子一起去骑自行车,到学校观看孩子们的演出,有更多的时间和孩子争论。在家里,他不再是匆匆过客,而是孩子们的朋友。
福勒辞去内阁大臣的理由是孩子太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无论孩子多大,都需要他这个好父亲。他说,不要总是以“责任”、“权利”作为理由让自己远离孩子,而要跟孩子们在一起。无论是好时光还是“坏时光”,作为父亲都要与家人分享。也许有人认为把事业放在一边是愚笨的选择,但到生命的终点,你会发现自己因此受益良多。
福勒的忠告是:你不可能把孩子放在一个架子上,对他说“等着,过几年我会抱你下来”。如果你真这样做,会发现你想抱他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
或许中国和英国的文化有一些差异,从而使得中国的一些父亲完全不可能像福勒这样,在事业和孩子之间选择后者。与福勒相比,起码有两种倾向值得警觉。
一种是为了所谓的事业,或者是当官,或者是赚钱,或者是实现自己这样那样的理想,而放弃了当父亲的责任。这类父亲心里还是装着孩子的,只是在心底深处觉得男子汉大丈夫,就该干一番大事,而不该婆婆妈妈的陷在孩子堆里。他们所能提供给孩子的,或许是荣华富贵,或许是权利带给孩子的福祉,但在培养孩子上却缺了席。这类父亲常常作为正面的榜样见诸报端、出现在屏幕上,甚至被社会公认为楷模、为更多的父亲所效仿。
另一种是自己虽然无所作为、甚至无所事事,对孩子依然不管不问。一位开出租的女师傅给我抱怨,下了岗的丈夫每天和邻居打牌,从来不管孩子的起居和学习。在这样的父亲的引导下,孩子能够出息也的确是个奇迹了。
事业的确重要,没有足够的钱,孩子也不能喝西北风长大。不少父亲的压力都非常大。他们很少有时间和精力来陪孩子,也是可以理解的。实际上,这里还是有一个幸福的标准问题。在福勒等人看来,和孩子一起分享快乐,就是最大的幸福。这很大程度上是从孩子的需求出发的,是真正的以孩子为本。
岁月流逝,一眨眼孩子就大了。当他或她需要你的时候,你忙你的事业、忙你的生意、忙你的应酬去了。等到你真的有时间、有精力、有需求,想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你会发现,的确太晚了。
能有多少人像福勒这样,辞去内阁大臣而陪孩子快乐?估计不会太多。但我们总可以在不大影响工作和事业的前提下,尽量多和孩子们在一起。少一点应酬,早一点回家,多一点耐心,真正承担起父亲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