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新名词层出不穷。几天不上网、不看报,可能就有一系列新词搞得你眼花缭乱、不知所云。不信,先自测一下,知道什么叫娃奴吗?
贷款供房子的,房奴!贷款买了车的,车奴!勒紧裤腰带炒股的,股奴!于是乎,“娃奴”肯定就是指那些为孩子当牛做马的父母们了......
昨天下午开了个会。地点在怀柔的一个偏僻的山庄里。晚上,主办者让大家放松放松。唱唱OK、游游泳、打打保龄什么的。有几个人坐卧不安的。尽管大家一再挽留,他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在晚上9点开着车往城里赶了。一个是儿子自个儿在家,不回去不放心;一个是儿子的大学录取通知书还没收到,不回去不踏实;一个是虽然老公在家,怕孩子玩疯了,不回去心都放不到肚子里去。总而言之一句话,都是为了自个儿的“娃”啊!
可怜天下父母心,那个爹娘不疼娃?但做个娃奴可不是一般的“疼”啊。把自己摆在奴隶的位置上,一切以孩子为中心、一切以孩子为转移,吃苦不怕,受累不怕,耽误前程不怕,甚至丢了工作、牺牲事业都不怕。所作的这一切,绝大多数都是心甘情愿的、无怨无悔的。也有些许偶尔发发牢骚的,或者当孩子不思进取痛说娃奴史的。总而言之,为了孩子,电视可以不看,聚会一律取消,所有旅游不想,下了班就往家跑,或者往超市跑着给孩子买吃买喝去了。
一个初为人母的女士,在报纸上撰文说,如果说“奴”是指“无条件地依恋,不离不弃”,我甘心为奴。车奴、房奴犹有解套之日,娃奴永远不能解套;车奴、房奴指天骂地、捶胸顿足,娃奴心甘情愿、深陷其中。估计,这种甘心为奴的人不在少数。
问题是,你做了娃奴,你愿意,但对娃来说是否真的有好处?你这奴当得越称职,娃可能就会惯得毛病越来越多。养成个奴隶主的做派,哪天你这奴不在他(她)身边了,你让他(她)该当如何呢?
适可而止。疼爱孩子,也是如此。现在的父母大体可以分为几种。一种是漠不关心的,送了全托、寄宿或者教给老人自己就大撒手了;一种是没有把孩子当孩子的。有的母亲为了自己打麻将,给孩子喂安眠药;一种是这类娃奴了;当然,也有些拿捏得很适度的。那应该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了。
其实,在孩子心目中,对娃奴们的评价并不怎么高。他们从本性上来说,需要成长的空间,需要独立的舞台,需要自己给自己作主,需要承担必要的责任和义务。只不过,在这些娃奴面前,他们也无可奈何罢了。只不过,在娃奴们的哺育下长大的孩子,恐怕真正融入这个社会还需要有个很漫长的过程。
中国女孩凭啥当上美国新闻写作冠军?
不当内阁大臣当父亲是不是傻冒?
女大学生“毕业叫”,叫得来真正的爱情?
“中国印”摩崖石刻给山破相
警惕绿色“噪音”对你的侵袭
专家教授打赌,我们保持清醒
大学一怪:复制粘贴成了一种时尚
大学同学相处:重要的是知道你我不同
分数还是大学生的命根吗?
新大学生入学前准备活动须知
大学生考试作弊,真的成了癌症??
算算你今年哪一天最快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