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改革困难在哪里?(微课题)
哦,天哪!
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配套工程,也是真正落实课程改革精神的主要渠道。课堂教学改革不缺乏理论基础,也不缺乏操作模式,但是在推进过程中总感到困难重重,很多学校和老师始终停留在讨论、研究层面,一些先进的理论、方法迟迟走不进课堂。问题究竟在哪里?
最近一段时间,走访了一些学校,倾听学校管理层和一线老师的声音,发现大家提出的困难、疑虑各种各样,很难形成聚焦点。为了解决这一重要而又复杂的教学难点,草拟了这个以“课堂教学改革困难在哪里”为主题的微课题研究方案,希望能够和学校、老师们一起来寻找破解这个难题的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话题:课堂教学改革困难在哪里
二、研究方法:十字联系法、归因法、追问法
三、研究过程:
1.课堂教学改革推进的责任主体有哪些?
请根据下图,用“十字联系法”对课堂教学改革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按责任主体进行归类分析,并将你的思考成果与同行交流后记录在活动单上。
2.你认为不同的责任主体应该还承担哪些责任?
请将你的理解记录在活动单上。
3.不同责任主体已经做了哪些工作?还有哪些没有做?停滞的原因是什么?
请与你的同行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交流,将你们的共识记录在活动单上。
4.作为教师,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弥补其他责任主体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哪些滞后工作?
请根据你在工作中的体验逐条分析,并将成果记录在活动单上。
5.我们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最担心的问题是什么?最困难的事情是什么?
请根据校情、学情和你的团队情况加以分析,并将分析的结果条目记录在活动单上。
收集教师填写的活动单(活动单按微课题研究方案制作即可),逐条整理教师的思考成果,查找核心问题,总结大家的意见,形成解决策略。
通过与广大教师交流,结合部分学校开展的调查问卷分析,对“课堂教学改革困难在哪里”这个微课题的结论作一般性预测,主持人可结合自己的理解作本次微课题研究小结:
1.课堂教学改革方案是经过论证和实践证明可行的,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差异主要是对改革方案的理解深度不够造成的,其中学校领导的态度起关键性作用。改革的难点:部分学校(生源状况比较弱)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习惯不信任,所有学校都对改革的效果没有十足把握。担心不是没有理由的,因为这次课堂改革的核心是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把学习任务交给学生,他们会主动学吗?他们能学会吗?万一出现夹生现象怎么办?……诸多疑虑,归结起来只有一点——对新课堂教学的精神和操作要点没有完全领会,没有内化到自己原有的课堂教学思路中。
2.因为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先学后教”,所以就必须开展小组学习,课堂操作中的难点主要是小组学习的组织。经过实践和总结,小组学习的组织也有一些经验可以借鉴:用“问题分类法”确定小组学习的内容,按照问题的提出、学习和讨论、成果和经验的提炼等环节组织完整的小组学习过程,用尽可能多的活动方式参与学习是提高效益的方法,把课堂评价建立在小组层面可以获得更加充分的学习动力……这些经验都是可以在课堂上尝试、完善的。
3.课堂改革不是为了给老师增加麻烦,而是寻找更加合理的教学方式。当我们还没有对教学形成深刻的认识之前,套用一些模式是对课堂的一种规范,但有一点必须清楚——不论用什么方法,有实际效果才是关键,因此,改革过程中不要推翻所有现成的方法,而是把新的教学元素不断渗透到原有的教学思路中。课堂教学改革是扬弃,而不是抛弃。
2012.11.19-2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