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土楼愿

(2008-07-07 00:00:02)
标签:

心情物语

旅游

分类: 生活絮语

土楼愿 土楼愿
茶余饭后:
http://blog.sina.com.cn/houcheng

    来福建之前对土楼略有了解,那是从一张邮票开始的。一说已经很多年了,当时我收集“中国民居”这套普通邮票,其中一元面值的就是福建民居土楼,心里好生奇怪,福建民居怎么是环形的呢?从一些资料中查到,那不是福建民居的代表,而是客家人特有的民居文化。虽然后来从网上查到一些图片,依然不能对土楼文化形成具体的认知。后来传说美国一度对中国十分紧张,原因是他们的卫星发回很多照片,发现中国的深山里有很多环形建筑,疑似导弹发射井;后来才知道虚惊一场,那就是客家人居住的土楼。
    来福建的时候,我对家乡的朋友说:这次去福建有四大愿望——汤、古榕、佛教、土楼。踏进八闽大地没几天,我的第一个愿望就实现了,喝着各种口味的炖罐汤,我对家乡朋友说:不来福建,你真不知道什么是汤!其中的故事以前已经写过了,这里只补充一点,福建和广东的食补观念都很强,汤的口味不同,用的原料和辅料也不同,当然食用效果就不一样了,有进补的,有去火的,进补的还分滋阴和壮阳,五花八门,没有点耐心你是不可能渴明白福建汤的。古榕也很容易看到,满街都是,福州就叫榕城嘛,以前中学教材里有篇黄河浪写的《故乡的榕树》,写的就是福建古榕。这也在好几篇文字里写过,也补充一点,这里的每一棵古榕都有不同的形态和传说,这恐怕花再多的时间也无法穷尽,只好留到以后慢慢聊了。佛教文化博大精深,全国各地都有体现,但福建的佛是老百姓的佛,不追求过多过深的佛理,只要人心向善就是与佛有缘,所以这里几乎人人信佛,家家供佛,庙宇便随处可见,南普陀、梵天寺、观音寺是厦门人常去的地方。湄州等地还有自己的佛,就是妈祖。佛在这里不是高高在上的神灵,而是福建人的亲戚,尊贵又平易,这是我在其它地方没有见过的。
    最难实现的愿望是去看土楼。土楼主要集中在龙岩市的永定县和彰州市的南靖县,尤以永定土楼为代表。山高路远,环境陌生,省内人都很少有人去过。就要离开福建了,这未能实现的愿望像一张白卷摊在我三年福建生活面前,让我难堪。以前几次外出活动,向办公室哥儿几个了解了不少这里的风土人情,他们问:你最想去哪里?我说:土楼。于是去土楼也就成了大家的愿望,酝酿了半年多,前后动议好多次都没能成行。离别的酒喝了一场又一场,哥儿几个又问:就要走了,还有没有未了的心愿?我说:土楼。于是他们下定决心要陪我去土楼走一趟。
    今天,我的第四个愿望终于实现了。昨晚阿汤租了车子,早上五点多去前浦接了阿建,又调头到杏林来接我和阿孔。阿汤和阿孔两人轮流驾车,高速公路、盘山公路一路狂奔慎行,从早上七点多,一直跑到晚上十点多,闽南到闽西,往返行程近六百公里,终于参观了永定湖坑镇和下洋镇的两处土楼群。土楼、客家人、土楼文化,我还需要一些时间来咀嚼整理,今天不敢贸然下笔,幸好拍了很多照片,还买了一本《土楼探秘》的小册子,我想还不至于太让朋友们失望。看土楼,吃客家饭的过程中,哥儿几个问:有什么感想?我说:看了土楼震憾,看了以后无憾。
    土楼之愿已了,我想我该心满意足地回老家了吧?可是事情总是那么让人不可捉摸,弟兄们的深情厚意让我越来越感到沉重。早上出发时响晴的天,刚进山区就雾蒙蒙的,还下了一阵小雨;中午吃饭的时候,碧蓝的天空飘来几朵云,噼噼啪啪地下了十几分钟大雨,我们是在一棵几百年树龄的老榕树下吃的,开始还坚持着,后来被淋得端着碗碟到处跑——莫非老天也知道我在想什么?阿孔驾车在盘山路上周旋着,阿建问我:没走过这样的山路吧?我学了两句歌儿的开头:这里的……这里的……他们都笑,一定以为我在感慨那十八弯的山路吧?其实“这里的”东西太多了,让我怎么跟弟兄们说呢?我觉得我的回乡之路真的很像那百转千回的山路,只有走在上面,才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2008.7.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北行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