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看看高考对作文的要求:“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1.基础等级D:⑴符合题意⑵符合文体要求⑶感情真挚,思想健康⑷内容充实,中心明确⑸语言通顺,结构完整⑹书写规范,标点正确2.发展等级D:⑴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⑵丰富
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⑶有文采
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⑷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像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从发展等级第一点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高考对作文的思维深度是有明确要求的;而对思维广度的要求则比较含糊,发展等级的第二点要求仅仅是从材料上提出来,大概是考虑到中学生的思维还不够开阔吧。而是实上,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是有一定比例关系的。这就好比挖井或者垒墙,没有一定的宽度,怎么可能挖得深、垒得高呢?
从思维品质上讲,深度是思维的深刻性,而广度则是思维的灵活性。一个人写文章,如果一味地盯着某一点立论,不能做到与前后左右相联系,就很难发现事物的本质,很难揭示问题产生的因果关系,当然也就做不到深刻。
我们以08春晚语言类节目为例来说明这一问题。《奥运火炬手》通过两位老人的竞选,来表达中国人对北京奥运会的关注和参与这一主题。如果只是让两位老人在此表现自己对北京奥运的热情,我们认为这只是一个“点”,中国其他人是否也对此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而网络的介入则将众多不同身份的人组合进来,这就有了“面”,我们才可以说关注北京奥运不仅仅是两位老人、不仅仅是老人的事情,各个层面的人都关注。有了这个“面”,才能达到“中国人”这个深度。同样的,情景相声《公交协奏曲》要展示的是北京人的风采。如果只表演到主动投币,那还是一个市民应有的素质的;表演到对老人的热情,则深入到了人品的高度;而表演到对农民工的帮助,就上升到了人性的高度,说明北京人不仅对北京人热情,对所有的人都是真诚的。而小品《梦幻家园》的广度就明显不够了,最多表现了不同层面的人在房子质量问题上的不同态度,这正是由于话题的宽度不够造成的。
很显然,在写作训练中,要想使作文有深度,必须先让作文涉及的内容有一定的广度,这才能够全面地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有位名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所谓智慧,就是把别人看来毫无联系的事物联系起来。这就更明白地道出了思维广度对深度的支持作用了。考试说明发展等级的第四点是“有创新”,而创新只能从别人没有发现的地方来,别人没有发现而你能够发现,这依赖的恰恰是思维的广度。当今社会尤其提倡创新,作为教育,就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不加强引导学生寻找事物之间相同、相近、相似、相异、相反、相对的联系,亦即让学生思维具有相当的广度,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只能是一句空话。
从学生思维发展的阶段性来看,中学阶段还处于打基础时期,你能让他们对社会、对人生、对世界有多深的理解?即便我们告诉他们社会是在不断进步的、人生是美好的、世界是相互联系的,他们依然只能停留在概念上,必须等到他们的人生阅历逐渐丰富,才能在纵向比较和横向联系中发现什么是现象、什么是本质。与其强行地让他们承认成年人甚至是杰出的成年人发现的事物的本质,还不如教会他们如何去联系、去比较、去发现。
从以上几个角度分析来看,广度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思维品质,教育工作者应该有意识有计划地去帮助学生拓展;思维的灵活性,是作文深刻性和创新性的前提,必须先拓展作文的广度,才有可能达到一定的深度,才有可能有一定的创新。所以增加阅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当务之急,读写结合也是提高作文水准的必由之路。
2008.2.24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