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说,结构决定性质,可见结构虽属文章形式方面的问题,但它对文章表达效果的影响还是相当大的。传统的文章学把文章的结构分为并列式、总分式、层进式等几种类型;更粗放一些的分法,把文章结构分为横式结构和纵式结构。这些分类方法无疑对我们分析文章有很大的指导作用,但它们的立足点都是阅读,都是对已经定型的文章的静态分析,离开具体的文章就显得很抽象,对写作(特别是学生作文)的帮助不大。
本文所说的开放式结构是立足于写作角度提出来的,主要是指文章的构思方式。如果说把一件事情按照一定顺序组织得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样完整的状态是封闭式结构;而在一件事情的叙述过程中不停地引入一些成分,这些成分与主体事件相关但不是事件的必须部分,这种结构方式就是开放式结构。
我们以08年春晚几个语言类节目为例来加以说明吧。
赵本山、宋丹丹主演的《奥运火炬手》,主体事件是白云大妈和黑土大叔竞选奥运火炬手,这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是一个封闭式结构。如果只是表演这一个故事,内容显然太单薄。于是创作者打破了这个封闭式结构,安排了一个主持人刘流,让他通过面前的电脑,把主体故事以外的网友信息不停地输入进来,插入许多可供表演的元素,例如中国足球、外语、双人床、火命水货等话题全部进入小品中,既使得表演妙趣横生,又丰富了小品的内涵,拓展了主题涉及的范围。
冯巩等人主演的情景相声《公交协奏曲》更是借助了开放式结构。一班公交车不停地向前行驶,构成了车上两个主人公的一个完整体系,这是封闭式结构。但在行驶的途中,上来了接孙子的奶奶,引入了亲情和老人生活话题;上来五个农民工,又引入了农民工生活的悲喜剧。这就在传统相声的基础上拓展了创作空间,表现的主题也更开阔了。试想,围绕这班公交车可以发生多少故事!如果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这个故事可以一直编织下去,演成一部电影、一部连续剧毫无问题。给创作者以广阔的创作空间和创作资源,多角度表现主要人物的行为和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中形形色色人物心态,正是开放式结构的优势。
比较起来,小品《军嫂上岛》结构则相对封闭,所以主题也相对单一。就是这样,作品也安排了未出场的营长、连长和王军医,把探亲军嫂的家庭和心态穿插进来,以挖掘作品的思想深度;如果没有这几个虚设的人物,这个小品根本达不到让观众时而泪流满面、时而破涕为笑的效果。而小品《梦幻家园》则完全是一个封闭式结构,虽然也有不同身份的购房者对简单事件进行丰富,但由于购房者的戏份不能太多,没能充分发挥售楼处这一特定背景的作用,主题终究显得单调,编剧只好加入经典性语言、舞蹈等元素,来提高小品的可观赏性。
这些作品的结构方式,给我们的写作提供了生动的参考。
很多人写出的叙事性文章显得拘谨而单调,表现的生活内容单一,可读性不强,类似于平时所说的流水帐,除了写作技法问题外,主要原因是采用了简单的封闭式结构,先什么、再什么、最后什么,就把一件事情说完了,没有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虚写、干扰、穿插等手段引入与事件相关的因素,来丰富事件的内涵,开拓文章的主题。
考场作文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许多同学喜欢写一个完整的事件,笔墨倒是很集中,可是人物的心理、思想表现得不充分,作者的思维宽度得不到充分展示,往往被认作简单记叙文,打分档次上不去。还有的同学在写单一事件的时候,又不善于描写、抒情、议论,结果出现连字数也写不够现象。避免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就是采用开放式结构,以一个主体事件为经,把相关的内容引入文章,通过对这些相关事件的分析阐发,把主题表达得丰满一些。
最后要说的是,封闭式结构是受中国古典文学(如章回小说)线性结构影响所致,也是中国读者追求故事完整性的阅读心理使然。而西方文学作品,更多的是使用团块结构,作者开拓起来相对容易一些,这只要看看巴尔扎克等名家的系列作品就很容易比较出来了。建议中学生适当读一些西方文学作品,借鉴一些结构技巧,以提高写作水平。
2008.2.23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