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告诉俺,当年那些被称作“万元户”的人在哪里?一段时间以来,俺非常想念他们。一想到当年俺还是个小毛头,他们就披红挂绿,弄出那么多时政给俺增加高考复习的负担,俺就特别想会会他们,想看看他们是不是还和二十年前一样令人艳羡。俺还特别想告诉他们,如今俺也是“万元户”了,可以和他们平起平坐了,可是俺却连一点自豪感都没有,不是俺过于自卑,而是好多人都把俺这个万元户叫做困难户。俺只想问问,都是一样的人,怎么差距就这么大呢?
谁能告诉俺,当年那些被称作“万元户”的人在哪里?俺非常想见见他们,俺想他们一定是非常善于理财的,想向他们虚心求教:怎么才能让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一万元钱能买到他们当时的那些东西。俺还想告诉他们,十几年前俺借给别人的千把块钱,俺曾千方百计催讨,现在人家终于还给俺,可俺却一点都找不到欣喜,似乎还和不还没什么差别。要知道,那千把块钱当时俺是准备用来买一块几十平米的地皮的,这么大一块地皮可以依山建一幢小别墅呢,可是现在俺连一个平米也买不到了。一个平米有什么用呢?最多能在上面打一根桩,而且工作场地必须放在邻居家的地盘儿上。还有,俺曾经存了两万元在银行,准备孩子长大给他念书用,现在孩子还没上大学呢,估计连本带息,也就够他开学报到用吧,剩下几年怎么办?
谁能告诉俺,当年那些被称作“万元户”的人在哪里?俺还想告诉他们一件开心的事,就是,就是,幸亏娘去世早,这话虽然有点不孝,可是俺还是有些庆幸。当年娘得了癌症,住院两个月,在家医治一年多。娘去世以后,兄弟几个凑在一起,叔说把你们的账分分吧,别让小七子一个人承担。合计下来,也不过几千块钱。俺说:算了吧,俺上大学都是哥帮的忙,这几千块钱算俺的。那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呢,可是俺工资在不停地涨啊,俺不怕,俺有信心,两三年也就可以挣上来了,娘养了俺二三十年呢。于是俺在村儿里可就成了孝子了,成了老人教育孩子的典型了,成了年轻人的榜样了,现在俺回去还能感受到老老少少尊重的目光呢。不过俺为俺娘对孩子的体贴高兴完了,又开始担心了。现在都是一个娃,将来成家了,两个人至少要管四个老人养老治病安葬,没有兄弟帮忙,也没有姐妹伸手,他们能承受得了吗?唉,想来想去,俺孩儿肯定要背上不孝的名声了。这个名声可不好听啊,就算俺和他娘不怪他,可是社会上的舆论咋整呢?也许到那时候大家都这样了吧?习惯了,也就自然了。
谁能告诉俺,当年那些被称作“万元户”的人在哪里?俺还有个秘密要告诉他们,虽说攒钱不能防老了,可是俺还是悄悄地攒了七八万块钱。俺知道,这算不得什么大钱,按时下这房价,最多够买个卫生间,可是俺觉着,等俺孩儿谈对象的时候,俺总不能连个见面礼儿也拿不出来吧?等俺孩儿买房子的时候,俺总不能一分钱也掏不出来吧?有总比没有强是不是!俺那天很激动地跟俺孩儿说了,可是说完,这激动就变成郁闷了。俺孩儿说:这点钱,等我买房子的时候,差不多就够买把锁,没用的!俺说你的锁用金子打的啊,现在金子也不过二百块钱一克,俺那八万……俺还没说完,自己就蔫了,那点钱还买不到一斤金子,还真打不成一把像样的锁。俺说:不攒钱,那你说你买房子咋办?孩儿笑了,说:按揭啊!跟银行借钱,然后慢慢还。这是新的消费观念!你那点钱到时候差不多就够买两桶漆的。几句话说得俺心里拔凉拔凉的,感情俺和他娘省吃俭用五六年,就够他买两桶漆的!俺孩儿又说:赶紧吃好点吧,身体好才是真的好,这世道人就像小鸡儿,刨一爪吃一口,别想再和爷爷当年那样,靠省吃俭用当什么地主老财啦!你听这兔崽子!孩儿见俺不信,又翻出本书来,指着一行字说:爹也是大学毕业,这句话不会没看过吧?俺一看,是茅盾的小说《春蚕》,里面的多多头对他爹老通宝说:靠死做,做死也是没有用的。俺笑笑说:这是三十年代事情,过时了,年轻人!小子坏坏地一笑说也许这才是对的!唉,这俺岂能不知道!可是不做,又能咋办呢?
算了,俺也不想找什么万元户了,俺知道他们的日子可能也不比当初了,除非造假走私买彩票发了横财,当年那点家底儿怕是早就不好意思见人啦!
2008.1.2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