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果实成熟的过程中,它们的内部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我能记住的是自己那漫长的等待。那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过程——是的,是辛苦,不仅仅是焦急。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一次次地说服自己:再等等,再等等……我们在等待什么?假如等待的是苹果,要等的就是朝阳那一面果皮慢慢地被太阳晒红;假如等待的是西瓜,要等的就是某个中午瓜的腹腔里发出沙沙地响声;假如等待的是稻谷,要等的就是一阵秋风吹过,稻秧把所有的能量都传递给稻穗,让那金黄的壳里蓄满晶莹的生命……
谁不曾经历过等待?没有人可以跨越等待。
妈妈把一个个羞涩的面团放进锅里,蒸汽中渐渐弥漫出清香,越来越浓,越来越浓。我们伸开刚刚抓过泥巴的小手,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妈妈:妈妈,我要吃。妈妈把我们向怀里搂紧一些,说:就好了,一个馒头也要蒸熟了吃啊!是啊,妈妈也在等着馒头熟呢,她要把她和父亲的汗水与心血一滴一滴地喂进孩子的小嘴巴——他们在等待孩子成熟呢,不管有几个孩子,都要一个一个耐心地等。他们知道,到孩子把自己等熟的白馒头捧给父母的那一天,孩子就成熟了。
孩子们拿着刚刚发下的课本,围着老师叽叽喳喳地问个不停。老师笑眯眯地说:要一页一页地读过去,一字值千金啊。孩子们多想一下变得和老师一样无所不知!老师摸着他们的脑袋说:不要急,才二年级啊,等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就会自己读书了,就可以和老师一样了。孩子在等待知识的成长,老师在等待学生的成长。老师知道,等学生说世界上的书是永远读不完的,他们就长大了。
有一天,你突然觉得有些莫名其妙地激动,把一张描述自己心情的小纸条偷偷塞进同桌的书包,然后仓皇逃走。第二天,你发现文具盒里也有一张纸条:人生的路是漫长的,没有风雨的洗礼就只是一枚青涩的果儿,不要轻易摘下感情的果子,让它在生命的树上慢慢长大。那笔迹娟秀而老练,有几分像你的同桌——那一定是一位母亲的心声,只不知它出自一双怎样的手。狂跳了几天的心终于平静下来,像一场春雨拂过田野,浮躁的尘土定下心来,一心一意地滋养着刚刚破土的嫩芽儿。
不知道有多少个夜晚,我们倾听自己期待的心跳;不知道有多少个白天,我们哼唱那首童稚的歌儿:
啊门啊前一棵葡萄树
啊嫩啊绿地刚发芽
蜗牛背着重重的壳啊
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啊树啊上两只黄鹂鸟
啊嘻啊嘻哈哈在笑它
葡萄成熟还早得很哪
现在上来干什么
啊黄啊黄鹂儿不要笑
等我爬上它就成熟了……
是呢,等待是一个漫长的季节。然而我们在啃过苦涩的青果、咬过粘牙的生馍、扛过老师打上的红叉叉之后,已经懂得等待的意义,也知道等待才是唯一的机会。于是我们的身上显露出沉稳和忍耐,双手变得像母亲一样勤劳,肩背变得和父亲一样坚强。我们收获了春季的小麦,又播下了秋季的种子,郑重其事地告诉自己:没有播种就没有期待,没有等待就没有收获。就这样一季一季地等待着,然后对下一代说:人生,就是一份等待,等待朝阳跳出海面,等待脚下的路变宽。
等待,就是希望在酝酿,是和果实一起走向成熟的过程。
2007.9.18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