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新路走出来是很不容易的。是谁在这个荒袤的地球上走出来横斜交错宽宽窄窄的路?
小时候生活在寒冷的北疆,每到寒冬,白雪便覆盖了一米以下的所有东西,包括出行的道路。一场暴风雪过后,没有急事的人大多蜷缩在用木柴烘暖的小窝里,炒一篮“毛嗑”或者瓜子打发时日,要等到浮雪折实才会外出。但是有一种人不能逃避这样的天气,就是学生。冬天天亮得很迟,学校八点钟上课,我最迟要六点钟出发,步行两个小时,才能蹚着没膝甚至深达胯部的积雪来到学校。听起来,这是一件很有情趣、很浪漫的事情,而当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穿着厚重的棉衣,背着沉重的书包,在起伏不定的雪原上艰难地蠕动时,那份艰难和孤单就变成了难以忘怀的压力;再加上灰蒙蒙的天空,再加上阴森森的树林,再加上西北风吹过时草木发出的吱吱怪叫;四顾无人,连鸟兽也不再发出一点声响。如果从高空俯瞰,一定是一片无边无际的白色大地上一个黑点在歪歪扭扭地向前挪动,远处点缀几笔被雪冲淡了的林梢;当年走的时候还没觉得怎么样,因为心里只想着不要迟到,现在想想应该是非常恐慌的吧,因为林子里有传说中的各种猛兽,没有雪的日子里,可以看到林子边上还有几座矮矮的坟,长满了荒草。
最要命的还不是这些,而是平时走过的路不见了,而且没有任何标志,只有平平的带着细微波纹的雪。不下大雪的时候,路的两边是很深的沟,现在毫无影迹,如果掉进去,不挣扎十分八分钟恐怕是出不来的。我就在这样的雪原上试探着走,手里拿一根木棍,遇到有疑惑的地方先捅一捅,然后再走;不慎掉进沟里就用它把自己撑出来,然后在边上写几个字,“危险”、“地雷有”,时间来不及了就打一个箭头,为后面的人提供一点方便,大概是模仿电影上什么故事里的情节吧。等下午放学回来,走过的人就多了,但踩出的窄窄小路,差不多就是我走过的曲线,于是很自豪:我,是探路者!
多少年过去了,当初的每一个细节和心理活动,还不时地浮现出来,在我感到艰难的时候,在我感到无路可走的时候。
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早已有了前人留下的各种各样的路供我们行走,但是我们相信最前面的那个人脚下一定没有现成的路,只因他们相信只有向前走,才有可能找到生命的出路,这是一种信念。我们秉承了这个信念,所以不会永远踏着前人的脚印走下去,因为我们知道即使要得到和前人同样的东西,这样走下去,也要走得越来越远,总有一天我们会倒在尚未到达目标的路上,更何况还要寻找前人没有发现的东西;我们必须不断地另辟蹊径——这是我们的智慧。
然而要走出一条前人未曾走过的路,仅有信念仍然是茫然的,有了智慧也还会犹豫不决,我们还缺少勇气,缺少向侧翼跨出一步的勇气。也许谁也没有意识到,这勇气绝大多数情况下,竟然是由于我们一时迷失了前人留下的足迹。
世界建筑大师格罗培斯设计的迪斯尼乐园,经过三年的精心施工,马上就要对外开放了。然而,各景点之间的路,该怎样联络还没有具体的方案。格罗培斯是美国哈佛大学建筑学院的院长、现代主义大师和景观建筑方面的专家,他从事建筑研究四十多年,攻克过无数个建筑方面的难题,在世界各地留下七十多处精美的杰作。然而,建筑学中最微不足道的一点——路径设计,却让他大伤脑筋。对迪斯尼乐园各景点之间的道路安排,他已修改了五十多次,没有一次是让他满意的。在一个无人经营的葡萄园里他受到了启发,作出决定:“撒上草种,提前开放”。没多久,小草出来了,整个乐园的空地被绿荫所覆盖。在迪斯尼乐园提前开放的半年里,草地被踩出许多小径,这些踩出的路径有宽有窄,优雅自然。第二年,格罗培斯让人按这些踩出的痕迹铺设了人行道。1971年在伦敦国际园林建筑艺术研讨会上,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大师迷路,创造了道路设计上的经典。
类似的因迷路而得路的事例还有很多,比如航海家哥伦布迷了路,没有找到印度,却发现了新大陆;细菌学家弗莱明一时迷路发现了青霉素……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每一条新路的发现,都是人们迷路的结果?鲁迅先生说“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想说:世界上的路原本只有一条,迷路的人多了,便有了新的路。
2007.9.9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