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我们好像什么都害怕,打破了碗怕妈妈责怪,没做好作业怕老师批评,做了坏事、说了坏话怕同伴说出去……我们还怕火、怕水、怕高、怕黑,怕野兽、怕小虫,怕鬼魂、怕上帝……在这数也数不清的惧怕面前,我们变得循规蹈矩、谨小慎微。我们痛恨这些怕,总在心里说:等着吧,有一天我长大了,就什么也不怕了!
由惧怕到不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当我们可以帮妈妈做很多事的时候,妈妈再舍不得因为一只打碎的碗责怪我们,而是温和地告诉我们以后要小心;我们完美地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当老师突然检查的时候,我们会把脑袋高高昂起来,再没有左躲右闪的眼神;以前做过的坏事决不再做,即使有人指着鼻子污赖,我们也不会像以前那样脸红心跳,而是据理力争,慷慨激昂。什么时候我们不再惧怕曾经害怕的事情?把该做的做好,把不该做的改掉,当我们在一次次过失中掌握了做人的某些规则,我们就一天天地长大,惧怕就会变得越来越少。
长大以后我们还有畏惧:来到一个新的地方、新的单位,我们惧怕这里的人、这里的路、这里琐琐碎碎的规章制度,但不再像小时候那样莽撞,而是小心翼翼,一点一点去试探,去熟悉,渐渐就知道该如何举手投足、如何说话做事,当初的惧怕也随之变成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在这次畏惧消失的过程中,我们凭着成长的经验几乎不要付出太多的代价,这让我们信心倍增,因为我们不仅掌握了自己,也认识了社会。
不仅如此,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还掌握了火和水的关系,学会了如何不让自己从高处摔落,知道黑夜与白天的区别仅仅是心理上的作用;我们甚至还变成了无神论者,连鬼魂和上帝也因为不再相信而变成虚无。
我们的畏惧一点一点消失的同时,我们的欲望也一天天地膨胀起来。我们还怕什么?我们喝令三山五岳让路,我们可以摘星换月,上帝辛辛苦苦创造的一切原来都是我们的财富!自然在我们面前终于低下了高昂了亿万年的头颅,社会也经常被我们抱到股掌之间把玩;高兴的时候我们也不放过人类自己,小的搞点阴谋和算计,大的玩玩恐怖和战争。目空一切的感觉真是美妙,眼界开阔得近于真空。然而也就是在这主宰了苍茫大地、浩渺宇宙的同时,我们突然被一种无形的力量击中,宛如武侠小说中的至尊高手,过足了东方不败的瘾,突然涌起了一阵孤独求败的情怀。
孤独,是我们最后的畏惧,是我们无法战胜的制约,因为它来自我们自身,来自我们的灵魂,而能够支撑孤独站立在我们面前的也正是提供我们生命动力的良心。回首来时的道路,我们丢失的东西太多了,宽容、友善、仁爱、同情……而最重要的是畏惧,没有畏惧之心的行为如冲出河床的洪水,可以肆无忌惮地吞噬一切有生与无生、有形与无形,然而最终消灭的是自我:变成川、变成流、变成一滩挣扎不动的淤泥。
所幸的是,我们终于害怕了,害怕父母老去,害怕社会抛弃,害怕自然惩罚,害怕自己死无葬身之地。畏惧又回到我们的身边,我们所剩无几的良知如乌云背后的阳光,让我们一点一点地蒸腾,升华,重又凝聚成晶莹的水滴,汇集成溪流与江河,心甘情愿地接受畏惧之堤的约束,或平静或喧嚣,让生命奔腾不息。
一切又恢复了宁静。我们打破了碗怕妈妈责怪,没做好作业怕老师批评,做了坏事、说了坏话怕同伴说出去……我们还怕火、怕水、怕高、怕黑,怕野兽、怕小虫,怕鬼魂、怕上帝……孔子七十才可以随心所欲,还要“不逾矩”,我们怎么敢浅薄到什么都不畏惧的程度呢!只有爱,才会怕;只要爱,就会怕——畏惧之心原本就是一切善的源头啊!等我们终于找到这源头,人生老了吗,人类老了吗?谁再来开辟鸿蒙?!
2007.8.13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