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海之心
茶余饭后:http://blog.sina.com.cn/houcheng
东方果然很快就回来了。
我是在学校建筑工地遇到他的。朋友的事处理完了?我问他。
处理完了。他的脸上略有倦容,但精神不错:也没什么大事,就是一批货没有按时缴税,我替他缴了就完了。这小子非要和税务对抗,说和他做同样生意的一个人没缴税,自己也不想缴。这怎么行,不跟好人学!
没让他自己缴?
他脑子还转不过弯儿来。事情停在那里就没法做事,我先替他缴了,让他慢慢想通了就好了。耽误一天,造成的损失是不好用钱来衡量的,信誉第一啊!
东方和一个监理说了几句话,又转到我这里,问:对学校的结构有什么看法吗?
总体布局非常合理。就是生活区的楼道用内置式,担心将来通风不好,宿舍里会有异味。
哟,当初只考虑美观,倒把这一点疏忽了,早让你看看图纸就好了。现在还有没有弥补的措施?我去找设计师,看能不能改一下。
算了吧。一改要造成很大损失,而且浪费时间。将来加强管理就是了!
那不行,不能把问题留到以后——这是学校啊,住的都是孩子,大意不得!说完他就冲我挥挥手,开车走了。
一个星期以后我再到工地,发现宿舍楼外面在浇灌水泥桩柱,打电话问东方要做什么。他说:楼道不能改了,我在外面加个大阳台,把内墙改成落地窗,增加通风和采光。你看这样行吗?
当然行。可是就这一项,不知东方又要增加多少投入。
又过了一个星期,要对猴子几个人进行面试,地点在东方的办公室。我还是第一次到他办公室来。里面的设施并不复杂,一张大办公桌,一把转椅,一圈沙发,一排书柜,一只衣架。办公桌上放着一部传真机和一个文件架。和许多老板的办公室并没有什么不同。突出的是墙上挂的一幅字:“周而不比”。行楷字体刚中带柔,运笔不疾不徐、飞而不断,用墨浓处不重、淡处不枯。
小钱问:东方,这是哪位大家的手笔?其实我已经看见后面的落款了:文硕学书。
东方笑了:说说看,一个字值多少钱?他们还真猜测起来了。
东方笑着看看我:欧阳,你也猜一下嘛!
只要一文硕!我说。东方哈哈大笑:纸和墨总要花钱买吧,一文哪里够!
小佟急了:你们俩别打哑谜了,快说说什么意思嘛!
东方又看着我笑:让专业人士来解释吧。
这我当仁不让:这句话的出处是《论语》中的“为政篇”,原文是“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大意是,小人结党营私,与人相勾结,不能与大多数人融洽相处;而君子则不同,他胸怀广阔,与众人和谐相处,从不与人相勾结。“周而不比”就是既要团结协作,又要尊重他人的个性,求同存异。是这样吧,东方?
知我者,欧阳也!东方显得特别高兴,说:今天的面试就从这“周而不比”开始,好不好?各人谈谈自己为人处世的准则。
这次猴子老实了,也许是他对自己的过去从来没进行过反思,也许他也和我当初一样突然发现和东方的关系正在发生微妙地变化,一下适应不过来吧。短暂的沉默之后,小佟先开口了:
我的为人原则是与人为善。每个人的生活经历、生活方式不同,对同一件事的看法肯定会有很大差异,但只要不违反根本的准则,我们都应该加以包容。让大家在一种愉快的心情里工作,肯定比在那种压抑的环境里效果好。
东方问:什么是原则呢?原则就是把事情做好,至于方法、规定、经验,都是可以变通的。我赞成小佟的观点。
小钱也说话了:实话说,平时还真没有反思过自己在为人处世方面有什么特别的准则,不过我觉得诚实守信、外圆内方可以算是我做事的基本规范吧。
猴子急了,说:东方,是不是一定要说啊?我这人不爱想事儿,做事对得起良心就行了。这个为人的准则是不是太教条啦?有什么意义啊?
东方笑笑说:其实你也是有准则的。做人的准则的确很重要,只有了解自己,并对自己有办法的人才能把握好自己,遇事才不会慌乱。好了,第一个问题就到这里。欧阳,你也出一道题吧,把你思考的东西拿出来大家一起讨论,不是很好吗?
我的题目是我一直担忧的一件事:东方的办学目标是,将来把学校办成一所免费学校,大家看看这里的可行性有多大?应该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问题提出来以后,大家都长时间地沉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整个社会都信奉“没有免费的午餐”,一所学校一年开支多大啊,怎么可能采用免费的运作模式呢?东方直直地盯着窗外,他的思绪不知跑到哪里去了。所有的人都会意识到,这个问题不解决,学校和个人的命运就都是一个未知数。墙角的大钟在嘀嗒嘀嗒地走着,每个人的大脑也都在高速地运转。
感觉过了有大半个小时,东方终于转过头来,看着我说:欧阳,你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是吗?我点点头。他又问:前几天你的心理不稳定,是不是也与这件事有关?
也许是吧,不过我当时没有确切地意识到问题在哪儿。
东方点点头说:这个问题问得好啊!提出这个观点时,我也只是按照以前和紫芽闲聊的思路随口一说,以为只要我的实体有资金就可以保证学校正常运转,可是我忽略了一个事实,就是我的实体一直在风险中,一旦实体出了问题,学校就必然无法运行,那将害了许多孩子和老师。刚才你作为一个题目提出来,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猴子这次倒来得快,说:那就正常收费嘛,够学校自身耗费就可以了。
小佟经验丰富一些,说:就是这样,学生的负担也会比公立学校高很多,这里班额小、配置高,开支一定很大。新建的学校,社会影响很小,这给招生带来很多困扰……
小钱说:可不可以收取一些储备金,等学生毕业时再如数退还?
我说:这不现实,让家长一下拿出很多钱,难度更大。很多民办学校都是在退储备金时出现问题的,我们不应该再走老路。
东方的眼睛亮了一下,说:我们都把学校独立于集团这个大系统以外考虑,事情就变得难办了。如果我们把它们捆绑起来考虑,是不是会有新的发现?我们都没有响应,因为我们不知道集团的详细情况。东方继续说:如果学生只交生活费,一年大约多少?
我估算了一下,一个学生每天按十元计算,一年大约在校二百四十天,一个学生一年只要交两千四百元。我补充说:可是你从宝鸡招来的学生一年交这么多费用能承受得了吗?
东方说:他们无论如何都是要全免的,那是我和紫芽个人捐助的。你们不知道他们家里有多困难。有一家四个孩子,已经有三个辍学了。我们掏了五百元,希望家长能让孩子继续读书,他们都流泪了——那个家,一共也不值五百元啊!我知道,他们不会用这钱给孩子上学,因为家里的活没人干,病倒的老人还要用这点钱去看病……我还知道即使我再多给一些,孩子还是上不了学,因为钱越多,他就会发现要用钱的地方也越多。孩子上学,不是他们的首选。所以,我只能把孩子带出来读书。这样的人家,太多了!他又回到了当时的情境中,他考虑的已经不再是经费问题,满心的悲悯已经使他忘记了自己是一个经济人,他的心在那片贫瘠的大地上徘徊,不知道该如何离开。我也是靠别人资助长大的,我没有理由不去偿还这笔心债!东方幽幽地说。我知道这是他心里的一个结。
欧阳,大海没向渔民收费,为什么能不停地给人类提供各种各样的物质呢?东方突然问我。
那是因为它存在于大自然这个大循环里啊,大自然会给它补充能量……说到这里,我似乎也意识到了什么,停下来等着东方把我一时说不清的东西说出来。
东方说:是啊,如果把我们的所有事业放到全国、全世界的范围内来思考,是不是可以解决经费问题?——欧阳,我有办法了!学校成立一个捐助团,专门向社会募捐,从我的圈子开始,逐步扩大募捐范围,应该能够解决问题。另外,集团的广告费可以大幅度压缩,因为我们的事业就是活广告,它将对我们的实业产生巨大的推动,可以形成良性循环。你们看怎么样?
我们,我,不知道东方的思维是不是像诗人一样浪漫,但是,我知道从此时此刻起,他已经不是在为自己赚钱,他的博大胸怀像大海的波涛一样撞击着我们——干吧,和这样的人在一起,即使有一天碰壁,有一天衣食无着,又有什么关系呢?失败,也不全是丢人的事情,因为失败的原因不是自己无能!
(待续)
2007.4.5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