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课题研究 |
分类: 教学思考 |
四、课题选择和设计的策略
课题要成为指导研究的方案,则要讲究一定的策略。
1、围绕学科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选择课题:学科研究的对象总是随着本学科的成熟程度、社会对它的要求程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不同时期就有不同的研究重点,其难点、热点也就会随之变化而变化。学科研究的重点,是指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领域中存在的重大矛盾和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果选题能围绕重点进行,容易得到社会的重视和关注,使研究成果更容易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取得效果或在教育理论方面取得进展和突破,更快地取得社会和学术效益。研究的重点往往是在一个问题的体系中,其中存在一些问题会比较难解决,这些难解决的问题就是难点。抓住了难点去选题研究,也就抓住了关键,关键问题解决了,一般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3、从小易人手:经过分析研究,我们会发现许多问题需要研究解决,但有些问题对于教师来说过大过难,我们可以根据方法论的原理把它们化大为小,先易后难,分步研究,当每个小课题研究完成后,大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4、考虑相关课题的成熟度选择课题:不同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其研究成熟程度不同,有的开始研究的时间较早,研究人员较多,有关成果也比较多,有的则刚好相反,在选择课题时应考虑这些差异并作出正确的选择。所谓研究的成熟度是指某个学科的课题研究经历的过程:起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我们在选择课题的时候,要注意自己准备选择的课题处于什么样的成熟阶段。一般而言,起步期的研究水平较低,可选择的范围较大,课题研究较易取得成果;但其发展前景较难预期,能参考借鉴的成果较少,因此,不经历成长期、成熟期,便走向衰退期,或夭折的课题并不少见。处于成长期的课题研究,竞争激烈,但有发展前途,适合有一定研究基础和功底的人进行。进入成熟期的课题,当前的研究水平已相当高,选题范围已相当狭小,不适宜介入。而在衰退期的课题就根本不应该选择了。
5、要对选定的课题进行研究前的论证:课题的论证是指对选定的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目的是避免选题中的盲目性。论证主要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问题的性质和类型;(2)本课题研究的迫切性和针对性,具有什么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3)说明本课题在以前的研究结论基础上将在哪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4)本课题的理论和事实依据,研究的可能性、具备的基本条件及能否取得预期目的;(5)课题研究的策略、步骤和成果形成方式。在系统的分析综合基础上写出约400-500字的论证报告,要求简洁、明确、具体。论证报告可单列在审报课题研究前交有关部门审改,也可放入课题设计方案的有关部分中。
五、课题研究过程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育科研课题与问题
所谓问题,就是客观事物间的矛盾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在人的认识活动中,问题是由“已知”通向“未知”的桥梁。教育科学研究是对教育未知领域的探索,是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认识教育规律的过程。而教育科研的课题,就是针对教育科学领域内具有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进行研究的题目,而且有明确而集中的研究范围、目的和任务。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