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只有“真征求” 才有“真意见”
文/姜仁
话说刘少军在人民网的同一话题,让我想到了房地产。
现在一些部门经常通过下发征求意见表征询民意、汇聚民智,彰显了以人为本、群聚群策、创造和谐的大好氛围。但在收回的意见表中,很多都填“无意见”,或者干脆“交白卷”,而真正的抒真言、献良策、出点子的好意见却不是很多。
出现这种现象,很大程度是由于征求意见前大张旗鼓的宣传,把群众的参与热情吊得很高;而在意见征集到之后,问题依然是问题,我行我素,一切照旧。这种“雷声大、雨点小”的征求意见,群众当然不满意。
征求意见贵在一个“真”,在改善作风中动真格,在解决问题中出真招,在改进工作中使真劲,不让征集的意见“打水漂”,才能充分激发群众问政献计的积极性,才能征集到“真意见”和“金点子”。
前段时间,各级地方政府积极需求房地产救市良策,大张旗鼓地宣传政策的利好,把大家的热情吊得很高,宏观的刺激政策及个性化的地方政策,都使得房地产在混沌中急速转变身份,短期的“小阳春”让投资者看到了希望,同时也让“刚性”需求的人们望而却步,再次演绎了姜仁先生的一句话“房子是卖给买得起的人们”的真言。
而在各级政府的献言献计中,真正站在房地产实施层面的措施不是很多,只有银行、费税等减免策略让投资者看到信心,但真正的广大购买者依然是买不起,而政策在此方面又是空白,也就是说当刺激政策发力时,房地产的两大特征中,成交量的上升是否支持价格的飙升,以及增幅有多大,都是人们考虑的敏感问题。
只有“真征求” 才有“真意见”。征求意见,不仅仅是征求投资者、开发商,最关键的还是广大购房者。当“征求”变为一种形式的话,“真意见”也就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短期的“制造繁荣”和“刺激生效”,都是目光短浅的行为。这样的结果只有两点:一是广大需求购房者受害,二者是没有实力的开发商的中途退场,但最终还是资源的浪费,国家的损失!
要想扭转市场走偏,光靠几个专家来忽悠是不行的,国家和地方政府要真正研究市场的形势,征求广大人民的内心建议,制定切实可行的真政策,不仅仅流于表面的形式主义,才会把握市场,服务广大人民群众,使得社会将更加和谐!
专业决定高度实效成就未来!
欢迎访问北京姜仁工作室:www.jiangren.org
精彩博文尽在姜仁博客 :http://blog.sina.com.cn/khsj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