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西官方首度承认古建筑大量失修,国家将支援

(2013-04-12 09:57:20)
标签:

山西

古建筑

大木殇

分类: 抢救山西古建

山西官方首度承认古建筑大量失修,国家将支援

    在山西省文物局网站看到一篇报道《张复明副省长就山西古建筑保护专程拜会国家文物局》,文中传递了几处很好的信息,引用过来做一番解读。

 

    一、文中提到山西古建“截止目前,仍有73%以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险情”,这是我首次看到山西官方承认古建大量失修,正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很高兴能看到这个进步。

 

    根据前后文,这个“73%以上”指的应该是元及以前的早期大木作,这个数字和我实地寻访所见差不多,还是比较客观的,山西三普有古建筑2,8万处,其中早期大木作仅400~500处,文物价值最高的这部分尚且如此,明清建筑的处境更是可想而知。

 

    73%以上失修,状况尚完好的这27%中,国家局的南部工程修了一部分;民间老乡集资修了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是原使用单位退出较晚,状况尚好。把这些因素刨去,这些年山西省、市、县各级财政投资修缮的古建筑太少了,有些县我没有见过一座近一二十年县财政投资修缮的古建筑,长期一贯的低投入以至于今天积累成了巨大的问题,文物大省,却不是投入大省。

 

    二、报道中提到:励小捷局长表示“到‘十二五’末,第一至六批国保的险情排除率要达到100%,山西国保濒危文物今年要做好规划,从明年起将予以大力支持”。这句话的意思是国家要把山西的所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全部修起来吗?这可是件大好事。

 

    国家把山西的国保单位全修起来,这是国家对地方史无前例的支援,也只有山西才有这个待遇,这与一年多来民间的积极呼吁是分不开的。

 

    山西有国保270余处,全国第一,国家把这部分管起来已经是浩大的工程,但三普山西有古建2.8万处,国保不足1%,余下的99%要么靠政府,要么靠民间,完全靠政府显然是不现实,寄望民间公益能更多地助力山西古建抢救。

 

    前几年国家局在山西搞了南部工程,但覆盖面较小,只覆盖山西的长治、晋城、运城、临汾四市,不仅要求是国保单位,还得要求是元以前的古建筑。如今励局长这个表态看样子是要把国家投资修缮的范围扩大到山西所有国保单位,这可是巨大的进步。

 

    第七批国保大概也快公布了吧,估计会有大量失修古建进入国七,励局长加油,把国七也都修起来吧,功德无量。

 

    国家已下决心把国保维护好,如果山西省能把省保维护好,各市能把市保维护好,各县能把县保维护好,那山西的失修古建问题岂不解决了大半?

 

    三、报道最后提到:“在谈到对古建筑维修、利用问题时,励小捷局长指出,要把维修与利用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按“共建共享”的原则,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特别是在利用上,只要不违反国家法律和国家政策都可先行先试,并提出了指导意见”。

 

    我个人非常同意励局长的观点,古建筑不应保成死文物,更不应该拒绝合理利用,建筑与人文密不可分,合理使用不会危及建筑安全。

 

    但对于大部分山西的乡村古建来说,由于地处偏僻,无开发利用价值,难以走“共建共享”的路,只能靠真金白银的投入,这个投入无论来自政府还是来自民间,皆无法取得回报。只是希望这些庙一旦修好之后不要拒绝使用,把它还给老乡,山西民间对寺庙很重视,一旦能使用肯定能恢复香火,让古庙重新融入民间。

 

    四、网络舆论和媒体共同推动了一年多,山西文物保护的春天即将来到。大量古建失修是政府欠下的账,这个账如何还?一方面通过民间监督督促政府尽快还,另一方面民间也需自救,山西古建太多,完全依靠政府也不现实,希望民间的文物保护基金能尽早设立,官民合作,共同把这个欠账还上,让这些宝贝能够流传下去。

 

 

附报道原文

 

张复明副省长就山西古建筑保护专程拜会国家文物局

 

  2013年3月29日,张复明副省长率省政府及省文物局有关人员就落实省政府与国家文物局签署的战略框架协议和山西木结构古建筑抢险拜会国家文物局。会见中,张复明副省长与国家文物局励小捷局长进行了热情友好的交谈,并就山西的木结构建筑保护交换了意见。

 

山西官方首度承认古建筑大量失修,国家将支援

 

  张复明副省长代表省政府对国家文物局长期以来给予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说,山西是文物大省,文物资源丰富,古建筑不仅数量巨大,且时代连续,品类齐全,构成中国古建筑史上独一无二的标本体系,尤其是元代以前早期木构建筑占全国同期木构建筑存量的75%以上。但由于山西古建筑量多面广,受自然、历史、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其保存现状不容乐观,截止目前,仍有73%以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险情,其附属的彩塑壁画都存在各种病害。其中濒危古建筑占总量的8.4%,如再不尽快采取人为干预措施去抢救、去保护,在不久的将来可能就会消失。省政府有责任将其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十二五”期间我们将做好基础工作,加强文物保护项目建设,加大队伍建设,强化能力建设,在国家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将山西的文物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山西官方首度承认古建筑大量失修,国家将支援

 

  励小捷局长在讲话中说,山西是名副其实的文物大省,无论是文物的存量,还是文物的价值,都位居全国前列。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山西的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创造了很多成功经验。国家文物局也一直十分重视山西的文物保护工作,先后建立了山西南部早期木构建筑保护专项和彩塑壁画保护专项。保护好这些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不仅是山西的责任,也是国家的责任,更是国家文物局的责任,我们将会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山西的文物保护工作。

 

  在谈到山西濒危木架构建筑保护时,励小捷局长表示,“十二五”期间,我们将继续扎实执行全国文博事业发展规划,到“十二五”末,第一至六批国保的险情排除率要达到100%,山西国保濒危文物今年要做好规划,从明年起将予以大力支持。同时他强调,在古建筑的保护上要坚持“修旧如旧,带病延年”的原则,保证不塌不漏,在文物保护工程的质量、资料管理及相关流程等环节要抓实、抓细、抓出特色,典型带动。

 

  在谈到对古建筑维修、利用问题时,励小捷局长指出,要把维修与利用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按“共建共享”的原则,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特别是在利用上,只要不违反国家法律和国家政策都可先行先试,并提出了指导意见。

 

抢救山西古建:

《大木殇》全集导引 >>>

《大木殇》跟踪回访汇总 >>>

2012年所见的重要文物损失(17处) >>>

有抢救措施的古建筑汇总(截止2012年11月16日) >>>

抢救山西古建筑我只相信眼见为实 >>>

十二次山西访古行程汇总简记(一)(1~9次) >>>

十二次山西访古行程汇总简记(二)(10~12次) >>>

回访长治县的四座古建筑:李坊洪福寺、龙山炎帝庙、东呈古佛堂、北宋玉皇庙 >>>

四次探访榆次庄子圣母庙 >>>

二次探访山西清徐县徐沟文庙城隍庙 >>>

2012年6月“山西古建抢救之旅”纪略 >>>

 

断代分析:

长子布村玉皇庙前殿之唐代建筑推断 >>>

泽州青莲寺藏经阁之唐代建筑推断 >>>

榆次西见子宣承院之宋代建筑推断 >>>

推断河北曲阳修德寺塔为隋代古塔 >>>

从“昂”的使用分析布村玉皇庙和小张碧云寺断代问题 >>>
 

普及知识:

唐代木结构古建筑新考(八座) >>>

早期木结构古建筑扫盲图 >>>

古建筑摄影技巧分享 >>>

唐代古建筑檐角上翘解析 >>>

龙没生“龟儿子”--为赑屃正名 >>>

 

访古之旅:

访古行程汇总 >>>

寻访古塔总目 >>>

访古留影 >>>

 

媒体报道:   更多 >>>

文物爱好者4万里“寻访”抢救古建--新华社 >>>

古建爱好者走2497公里访古 呼吁文物保护得回应--中国新闻社 >>>

一个人的古建调查-山东古建迷乡村寻宝--北京晚报 >>>

微博揭开山西木结构古建筑之痛--新民晚报 >>>

山西古建的民间拯救--中国新闻周刊 >>>

 

 

山西官方首度承认古建筑大量失修,国家将支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