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感|孤独的异乡客

2023-12-25 15:00:21
标签: 枚庸 冬日 生活 随感 杂谈

枚庸

 

岁末年尾,总是不禁涌起对家乡的思念。

而且越是接近年关,这种情绪会变得愈加强烈。

尽管已在南昌学习、工作、生活了十七八年,但似乎仍没有真正融入这座城市当中。就像自己曾经的轻叹,“人,始终都将留在,逃不离的县城”。

仿佛只有那叫作“崇义”的小城,才是属于我的一方净土。更重要的是,它承载着我儿时成长的记忆和曾经有过梦想、敢于追逐的岁月,以及当年初开的情窦。

最近有首网络歌曲,老是在我脑海里盘旋,海来阿木的《西楼儿女》,开头便让人陷入沉思。

“你看天色又在远处落下/ 寂寞的城道别天边晚霞/ 迷茫的人走在路上想家/ 生活的碎让泪横过脸颊/ 谁在西楼唱着儿女情长/ 昏暗的灯临幸我的惆怅/ 热烈的酒凌迟我的悲伤/ 难过的人扶着杯子笑场……

其实每到傍晚,我也常一个人看夕阳西下。沉醉在艳丽而又短暂的晚霞,等待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偶尔端起盛满烈酒的杯,并无法浇灭暗藏心头的忧伤。

不知道自己的心境,是否和歌者有着类似的呼应。不过我大体可以猜想,这都是身处异乡漂泊者的共鸣。一边是对未来的畅想,一边却是对现实的无奈。

记得以前看过的,一篇题为《异乡漂泊之痛:回不去的家乡,融不进的城市》的文章,里面有两句话,让我印象深刻,讲得也是差不多的意思。

一句是,“对于大多数异乡人而言,在奋斗的城市里,很难获得归属感”。另一句是,“家乡固然温馨,却容不下梦想,难以支撑一个家庭的希望”。

在城市里打拼,最大的悲哀,是苦心费力奋斗多年,却依旧碌碌无为、一事无成。从十七八岁的年纪,到接近四十岁中年,渐渐磨平棱角、丢掉幻想。

从当初的满怀豪情、心存期许,到开始习惯平庸渺小的自己,接受残酷破碎的现实。就算还有残留的勇气,去追逐一方更广阔的的天地,也只剩孤独,伴随左右。

此时,又听到海来阿木沙哑的嗓音,低诉着这样一种悲伤情绪,简直形象地表现了类似我般的异乡失败者。

“陌生的朋友你请听我讲/ 许多年前我也曾有梦想/ 想过满载荣誉回到家乡/ 这肆意的风压弯了海棠/ 提起故人故事泪湿眼眶/ 谈及旧爱旧恨寸断肝肠/ 偶尔想你为我披件衣裳/ 别留我一人在风里摇晃……”

所幸的是,孤独的异乡人也在城市里有了家。父母都已来南昌长住,他们在哪,家就在哪。妻子和两个女儿常相伴,她们在左右,希望就在左右。

如此说来并不孤独,自己的异乡,终会是孩子的家乡。这或许,也是城市里打拼的意义。

    

    写于2023年12月25日午间休息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