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牛市结束证券/理财股票熊市股票 |
分类: 大势跟踪 |
六论牛市结束:牛市结束的技术分析探讨
陶博士
前贴链接:
一论牛市结束:当所有人想得都一样时,可能每个人都错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1bb2301008mwb.html
二论牛市结束:商品牛市背景下,全球股票市场处于长期熊市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1bb2301009gpl.html
三论牛市结束:世界是平的,全球熊市背景下的A股不可能独善其身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1bb2301009inn.html
四论牛市结束:A股本轮牛市的三大推动因素已经基本失去作用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1bb2301009jcp.html
笔者2008年1月底提出的“牛市结束”的两大要点是:(1)乐观估计,2008-2009年上证指数的核心波动区间是3000-5000点(上下限正负波动10%-20%);(2)未来最重要的观察变量是通货膨胀(通胀无牛市)。
从心理面、国际大背景、宏观面、基本面、资金面等角度分析了牛市结束的可能性后,本文从技术分析的角度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能量衰竭型头部与各大指数的顶背离
根据笔者观察总结,大型头部有两大技术特征:一是能量逐渐衰竭,阶段性的成交天量提前大盘很长时间就出现;二是不同的指数有不同表现,存在顶背离现象,有的指数创新高,另外的指数不能创新高。
例如2001年6月的巨型头部,上证大盘的日、周成交天量出现在2000年2月,领先上证指数16个月出现。2000年2月至2001年6月,上证指数屡创新高,但日、周成交量始终不能突破2000年2月的最高值,这就是能量衰竭型头部的典型特征。
本轮起自2005年6月的大牛市,上证大盘的日、周成交天量出现在2007年5月,上证指数的最高点出现在2007年10月,日、周成交天量领先上证指数5个月出现(对于深证综指则是领先8个月)。
例如2001年6月的巨型头部,上证综指在2001年6月明显创出新高,但是深证综指则是勉强创出新高,深证成指并没有创出新高。不同指数的顶背离现象后面的本质原因是资金在不同板块中的有序、有力、有效地撤离,资金先撤离的指数就表现较弱。
本轮起自2005年6月的大牛市,深证综指在2008年1月还创出了历史新高,但上证综指、深证成指和沪深300指数并没有创出新高。这说明2007年10月至2008年1月期间,先知先觉的大资金在蓝筹板块中有序、有力、有效地撤离,因为深证成指和沪深300指数并没有创出新高,而有资金在折腾绩差股、题材股(如农业股等),结果是深证综指创出了新高。
二、两个长期趋势指标分析
有的长期技术分析指标可以反应本轮牛市已经结束,他们是月线的TRIX、MACD。
三重指数平滑平均线(TRIX)属于长线指标。它过滤掉许多不必要的波动来反映股价的长期波动趋势。月线的TRIX对于长期趋势的判断相当有效。
查看上证综指、深证综指和深证成指,就可以知道,当月线的TRIX(12,9)高位死叉后,都意味着大盘指数有一年以上的调整期。
月线MACD的也有类似的意义,当月线MACD柱变绿后,也意味着较长的调整期。
特别是月线TRIX高位死叉和月线MACD柱变绿信号同时出现后,大盘进入长期调整的准确性更高,即便有月线级别的反弹,也不改变大盘长期盘整的熊市走势。
上证综指、深证综指、深证成指和沪深300指数,月线TRIX在2008年2月出现高位死叉,月线MACD在2008年3月出现MACD柱变绿。从技术分析的角度看,这意味着未来一两年以内的时间里,指数突破历史新高的概率极低,即便有月线级别的反弹,也只是熊市中的反弹而已。
(下篇文章:七论牛市结束:通胀无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