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论牛市结束

(2008-05-28 09:20:30)
标签:

牛市结束

证券/理财

股票熊市

股票

分类: 大势跟踪

三论牛市结束:世界是平的,全球熊市背景下的A股不可能独善其身

陶博士

 

  前贴链接:

  一论牛市结束:当所有人想得都一样时,可能每个人都错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1bb2301008mwb.html

  二论牛市结束:商品牛市背景下,全球股票市场处于长期熊市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1bb2301009gpl.html

 

笔者20081月底提出的“牛市结束”的两大要点是:(1)乐观估计,20082009年上证指数的核心波动区间是30005000点(上下限正负波动10%20%);(2)未来最重要的观察变量是通货膨胀(通胀无牛市)。

  从全球股市来看,整体上来看,特别是成熟股市,并没有摆脱2000年以来的熊市走势。世界是平的,全球熊市背景下的A股不可能独善其身。A股起自2005年的牛市结束后,与全球股市一道处于熊市是十分正常的走势。

 

  一、从时间周期来看美国股市可能处于长期熊市中

  范K.撒普博士在《通向财务自由之路》中明确指出:1999年是自1982年开始的一次长期牛市的结束之际。长期的牛市之后随后而来的就是长期的熊市,如开始于2000年的长期熊市,这一趋势可能会持续长达20年。

 

  二、从PE估值角度来看美国股市可能处于长期熊市中

  根据对SP500的历史市盈率变化可以知道,平均值在14倍左右,目前SP500的PE就在这个平均值附近。见到20年以上长期底部时,SP500的PE一般都在5-10倍左右。

  仅从PE的数值来看,目前SP500处于可上可下的状态,如果PE向上增大,则可能继续处于牛市趋势中,如果PE向下减小,则可能说明熊市远未结束。

  根据《通向财务自由之路》、《非理性繁荣》,估计未来美国股市的PE将可能降到个位数以内。

 

  三、世界是平的,全球股市长期熊市背景下的A股不可能长期独善其身

  笔者“二论牛市结束”已经说明:商品牛市背景下,全球股票市场处于长期熊市。

  当前的A股大盘已经不是几年前的大盘了,当前的A股大盘受带H股的A股的权重影响相当大。

  如果美股继续处于长期熊市,则美股将影响恒生指数,恒指将影响H股的A股。另外考虑H-A股价的接轨,从指数的角度来看,A股很快大幅走牛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世界是平的,全球股市运行趋势基本一致的时候很多。如下面1973-1974年的美国、香港、英国和日本的走势,当时全球各地股市基本都处于大幅回调过程中。

  1973年1月5日,美国道指创出历史新高1047点,在石油危机和经济下滑的打击下,到了1974年12月6日创出历史底部577点,量度跌幅45%(SP500最大跌幅为49.93%)。

  香港恒生指数从1973年3月9日的1774.96点,大幅暴泻到1974年12月10日的150.11点,历时共一年零九个月,跌幅高达91.5%。

  1973-1974年,英国股市警蒸发了超过70%的价值。

  日经指数在1973年1月24日升至历史高点5256点,能源危机导致其在1974年10月9日创出历史底部3355点,量度跌幅36%。日本股市表现得较为硬朗,但也跌了22个月。

 

  四、本轮A股熊市可类比道指1973年1月开始的22个月的下跌

  下面是我2008年1月25日收盘后给朋友们的邮件的相关内容原文。在此作为本篇“三论牛市结束”的部分内容。

  现在的中国股市,使我想起了1973年1月的美国股市。1974年-1975年,也处于商品牛市中期(上一轮商品牛市是1968-1982年,本轮商品牛市起自1999年),原油价格高企,通货膨胀非常厉害,全球经济衰退。似乎目前的国际背景与当年一模一样。目前美国股市指数的走势形态似乎也与1973年初的形态差不多。悲观预计,如果参照1968年到1974年的走势,美国股市指数未来几年内将明显跌破2002年的最低点,当前指数点位仍具有大幅下跌的空间。

  美国的SP500指数,1970年5月至1973年1月,也经历了约两年半的牛市,蓝筹股漂亮50的市盈率被炒得奇高。

  中国的A股市场,2005年6月至2007年10月,也经历了约两年半的大牛市,优质股的市盈率被炒得奇高。贵州茅台、张裕A的PE高达90-100倍,与1973年1月的美国漂亮50简直一模一样。

  美国的SP500指数,1973年1月见到最高点121.74后,一路下跌,到1974年10月跌至最低60.96点,最大下跌幅度达49.93%。期间只有两次稍微像样的反弹。

  到1973年8月最大下跌18.07%后(相对1973年1月最高点),出现了一次阶段最大涨幅13.11%、小于两个月的反弹。

  到1974年2月最大下跌26.46%后(相对1973年1月最高点),出现了一次阶段最大涨幅12.87%、一个月的反弹。

  沪深300指数,2007年10月见到最高点5891.72,在最大下跌21.59%后,出现了自2007年11月28日至2008年1月14日为期一个半月、阶段最大涨幅达24.63%的反弹。

  未来一个月内,如果沪深300指数明显跌破2007年11月28日的最低点(上证指数已经跌破),会不会预示着当前中国的A股市场可能在重复美国股市1973年1月之后的下跌-反弹-下跌的走势?从股票估值和国际环境大背景来看,几乎一模一样。

(笔者2008年5月28日注:目前A股本轮熊市的最大跌幅虽然已经达51.16%,但调整的时间还远远不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二论牛市结束
后一篇:四论牛市结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