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瑞丰夜记——神功秘笈》浅释……第1篇

(2010-10-06 16:05:12)
标签:

转载

好文章,很受益。

                《瑞丰夜记——神功秘笈》浅释

                       张玉仙(灵映) 兴南子浅释

                                 第一篇

                   风吹古叟难买命  纵行自往道迷途
                   利禄财富几多愁  光阴荏苒埋浮图
                   得道容易守道难  仙境尘寰一层天
                   过眼烟云人已去  无常一到万世然

    浅注:古叟:老人。可能是前辈真人自称。风吹起一位古代真人的衣袂,而这位老人已经历千百年历史,见过了人世间沧海桑田的变化,感叹不已。面对人的生死轮回,有什么可以买得自己的命呢?人世的光明大道在何处?世人尽在迷惘中,追逐名、利、权这些外在的东西,光阴荏苒,不知不觉中,身将朽矣。到年老病危之时,回首一生往事,纵观百年荣枯,还不是一场大梦,到头来,“万般(将)带不去,唯有业随身”,谁又能免得了“生死轮回”的无常车轮?所以古代佛道先圣都说“修道但为了生死”,一个“了”字,何其难了,所以《红楼梦》把《好了歌》的意蕴贯穿始终。
    浮图:佛塔,也写作“浮屠”,俗语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说明救人功德要高于修佛塔的功德。救人,不只是指一个人将要生病、落难而死,你把他救活了。让一个没有信仰、没有目标、浑浑噩噩的人变得有信仰有目标有智慧,是救人,让一个恶人改恶向善也是救人,让人修道解脱、灵性升华更是救人了。救人的方法非常多,但以救度一个人的心灵或灵魂功德最大,因为人的肉体有生有灭,但一个人的灵性一旦不能觉悟,便会在生死轮回的无尽变迁中无有出期。所以佛家说:“苦海茫茫,回头是岸”。回头就是要人觉悟,改恶向善,修道解脱。这就是各大宗教学说的基本教义。
    “光阴荏苒埋浮图 ”,时光流逝,百年千秋,再坚固的佛塔也会毁坏。西安的大雁塔、小雁塔是唐塔,如今也是旧塔残塔,这就是时光的力量。我倒想起了宋代苏轼的两句诗: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和子由渑池怀旧》
    知道吗?跟我们兄弟(苏轼与其弟子由)相交甚深的老和尚已经死了,有了一座属于他的新的骨灰塔。当年我们交游时乘兴在山寺的白璧上题写了不少诗作,可如今,几经风雨,墙壁已坏,那些早年题写的诗再也见不到了。
    真是人生无常啊。无常一到,万物皆坏。生、老、病、死;成、住、坏、空,万物皆然。生、老、病、死是相对人生而言的,成、住、坏、空是相对宇宙天体而言的。比如,科学家说地球的寿命是100亿年,现在正是中年时期。43亿年前,由于太阳系引力场的作用,形成了原始的地球,这就是“成”;43亿年来地球一直在发展,并孕育了万物和人类,这就是“住”;再过60亿年后,地球也会衰老这就是“坏”;最终又会消散为能量场的形式,这就是“空”。世间万事万物,何尝不如此?那么,什么是万物、人类不生不灭的终极本体?是佛吗?是道吗?是一切宗教所宣扬的形而上的终极存在吗?这与我们现实的人生有什么关系?这些都是古今修道者所必须面对的问题,不能回避。
    无常一到万事然 :然,如此。 无常一到,万事皆空。无常,佛教语,指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变化不定的,没有固定不变的常性。生命如此,生命的附属名利荣华无不如此。
    这一首诗,感叹人世无常,几多迷惘,要发心修道、守道才能解脱。通读《瑞丰夜记》全诗,发现许多地方与紫阳真人《悟真篇》非常契合,《悟真篇》第一首诗也是奉劝世人“觉世修真”。诗曰:
        不求大道出迷途,纵负贤才岂丈夫。
        百岁光阴石火烁,一生身世水泡浮。
        只贪名利求荣显,不觉形容暗悴枯。
        试问堆金等山岳,无常买得不来无。
    紫阳此诗与玉仙所灵映的前辈真人之诗如此相契,妙哉!紫阳本刘海蟾弟子,海蟾本纯阳弟子。紫阳成道后,又与纯阳曾同居王屋山授徒,此事记之于仙传,可见吕张之道,一脉相承。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