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软实力之自尊:什么不是自尊

标签:
孟迁父母软实力自尊心灵成长成熟育儿 |
分类: 孟迁思语 |
自尊心太强不是自尊。
我第一次听到“我这个人就是自尊心太强”,是从我父亲那里,那时候我还很小,以我现在的眼光看那不是真正的自尊。所谓的“自尊心太强”实质上是他自我感觉某一部分比较脆弱、比较容易受伤。当然容易受伤比麻木不觉要好,因为他至少有自尊的意识,但这并不是真正的自尊。
真正的自尊不是因为你怎么对我、或者我遭遇了什么,我就愤怒到跳起来,或者深感受伤,不是“这太不像话了吧,你怎么能这么对我,太多分了”,而是很可以很平静的是“哦,我不喜欢那样,我要怎样”;不是“这也太看不起人了吧!”,而是你可以决定你怎么看我,你可以看不起我,可以鄙视甚至无视我,如果你愿意的话,但我知道我是谁,我知道我的宝贵,我可以把自己照顾的很好,而且我可以尊重你。自尊是完全独立的,我如何看待和感受我自己,不依赖外在,我如何对待你,也不依赖你怎样对待我。
真正的自尊不是要你尊重我,而是我自己尊重我自己,而且我也尊重你。我尊重你不是因为你尊重或者不尊重我,如何呈现你自己是你的范畴,我尊重你是因为我选择尊重待人。
好面子不是自尊
好面子有一种情况是虚荣,比如攀比、炫富、讲排场,比如郭美美。虚荣是追求大众非常明显的既定认可,因为内在自我感的虚空,而渴求外在的荣耀。我想我不用解释了,我们生活中的例子足够异彩纷呈了。真正的自尊不是我有什么,而是我本身就宝贵,我可以有财富大宅豪车和名牌表,但我穿着普通的衣服租房住挤公交车,也是宝贵的,因为重要的是我本身,不是我在哪、我有什么,重要的是心灵,而不是我有一副什么身体,重要的是我的身体,而不是我穿什么衣服。是我赋予我的外在价值,不是用外在来确立我的价值。
好面子还有一种情况体现在人际关系中,他内心渴望别人给他面子,所以也尽量给别人面子。他给人面子是有期待的,如果得不到回应,他就受伤或者愤怒了,他就不给别人面子了,他换了,他要给别人点颜色看看。这是一种人脉利益的联盟,人脉投资和结党营私本质上是一样的,处在这样的关系中,你会发现自己特不自由,不是在期待别人回报,就是在回报别人。不需要这样,我知道很多的氛围是这样,但不是必须这样,我们可以有自主的人际关系,即便暂时不被接受,慢慢会被认可和感激。不是必须买卖面子,不是必须发展感情投资,不是必须进入和发展这种捆绑性的关系,我们可做自主的人,自主的决定说“好”还是说“不”,自在的给出尊重和爱,你是一个“陌生人”或者“小角色”,我也给出你尽可能地尊重;你是“大人物”,我对你有需要,我也可以尊重我自己,平等而真诚的对你。你作为一个人无条件的尊重和爱另一个人,不仅你身边的人感激你,连陌生人都会爱你;你去经营人际而达成利益,当利益不在时,不仅陌生人觉得你和他没关系,身边的人也不会真的在意你。人情张张薄如纸,是因为人情出于施恩图报,而不是单纯的爱。
还有一种好面子是太在乎名誉,太在乎别人怎么看别人怎么说,越是封闭的地方,越是大家相熟的地方,这种力量越大,越“栽不起面子”“丢不起人”。我有一位表叔,他的儿子高考时是我们全县的文科状元,考入名牌大学,毕业后留校,一时“体面”得不得了;可后来,儿子被学校开除了,好像还犯了什么事,最刺激的是,本来说好结婚给儿子操办喜事,什么都准备好了,日自己定好了,喜帖也发出去了,结果突然女方不同意了,表叔得一家家跟亲友解释,再后来儿子在那个城市混不下去了,到另外一个城市投奔一个亲戚做最普通的工作,用大家的话说混惨了。表叔在这种情况下,变得异常沉默,眉头不开,一年内发病去世了。我和这位表叔很有感情,我听闻此事好不痛惜。难道我们就非要别人说我们好我们才好么?难道我们不能自己尊重和珍爱自己么?
要强、好胜不是真正的自尊。
要强里面有自尊,但是它有对自己不接纳的部分,有一种努、扛、撑的东西,他不允许自己脆弱,可是脆弱是很普通的东西,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在某种特定情况下感到脆弱,如果他不接纳这部分,他就会变得僵硬、冷漠,实际上生命是流动的,你接受了脆弱,脆弱就过去了,你不接受,它就积累、变大,你害怕这部分,你只好加强你的屏蔽,这样的结果是,就算你取得了某些成就,你也不快乐,因为你不放松,会感觉好累,你也不会幸福,因为你会发现很多人怕你,你无法和别人亲密的连接,就算是你最亲近的人。
好胜和要强类似,好胜可能比要强格局还小一些,他会更加在乎一时一事,他很难成长,他要赢,就只能做已有能力范围内事情,他会拒绝挑战、风险,他会较少做新的尝试。好胜和输不起常常是可以互换的说法,可是输赢、胜败,都是有价值的,赢可以帮助你确认自己,输可以让你觉察自己,各有各的价值,就像两条腿,交替互促。
要强和好胜根本上还是通过某种外在的结果来确认自己够好,而且需要持续不断的结果来确认自己,否则自我价值感就会很弱很低。
自卑、自大和自恋不是真正的自尊。
自卑中的“卑”是个动词,就是因为外在某种东西,自己卑自己、贬低自己。自卑的理由太广泛了,我甚至可以因为我的手指甲自卑,如果我愿意的话,我总能成功的自卑。只有足够的觉察到任何外在的东西都不代表我自己,不仅仅是我的财富、社会角色、个人境遇,甚至我的身体都不代表我自己,我才能不被自卑所苦。
自大常常是自卑的倒影,就像钟摆一样,从一端到另一端。自尊是平和的,自大和自负都是带有夸张性和压迫性的。别人的不认同对自尊的人是没有什么影响的,对自大和自负的人,则无异于挑衅,就像针对于膨胀的气球。
至于自恋,我是有好感的,到我现在为止,我还会不时自恋一下。自恋可以是愉悦的自我确认,当我自我确认足够之后,我就不需要自恋了,我就可以自然地处于自尊状态。我觉得只要没有优越感,自恋就是健康的,如果只是“我很喜欢自己的样子”就没问题,如果是“我能这样,你们能么”,带有比较,就不是我喜欢和推崇的了。
我关于全然自尊的画面
那么,什么是自尊的满分呢?我此刻认为,全然的自尊是没有自尊这回事,我完全不需要考虑自我感觉这回事,我只是在那里,就像一块石头,我纯然的是一块石头,我不需要宣称或者要你知道我是一块石头。我只是在那里,自在、自为,而且我和一切是一体的,没有比较,只有联结。就像我在我的房间里,和所有的东西一起构成这个存在,我的墙壁和邻居相连,我和邻居构成一个存在,很多这样的存在构成我们这栋楼,很多栋楼构成这个小区,很多小区构成北京,很多北京构成中国,很多中国构成地球,很多地球构成太阳系,很多太阳系构成宇宙。我和每一个你她他它都是同样必要的,都有唯一性的价值,同时我们是一体的,相连相结,没有任何一个人、物,都不是这个世界了。
我认为只有婴儿和开悟者才能达到这种无我型的全然自尊,我们都在朝向全然自尊的路上,当我们不了解生命的本质时,我们会以我们从小被教导的社会价值观来确认自己的价值感(即自尊),当我们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到那些价值标准并不能让我们从内心深处感到自在和满足的时候,我们会追求自己作为一个生命真正的价值,我想我们都是同路人。
全然的自尊是无我,但我不赞成放弃自我感而勉强的靠拢“无我”,那经常成为“我无我,我更优越”的游戏,我相信的是,我们就作为此时此地的普通人去感受自己存在的价值,一点点、一次次地觉察和感知,当我们的自尊感慢慢连接到我们最深的内在,而不再需要以自己的表现或外在的回应来确认的时候,当我们稳定而足够感受到自己存在而不是作为的价值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同样的感受身边的人事物,进而感知到世界和自然界时候,我们就自然地进入无我,进入全然的自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