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软实力之:小迁如何相信

标签:
父母软实力孟迁相信的力量如何相信育儿 |
分类: 孟迁思语 |
拜JY问“既然相信的力量这么大,请多谈一点”,我有机会梳理自己关于如何相信。简单来讲,三个字“愿”“认”“改”。
首先说“愿”。
我在一个充满物质匮乏感的村子长大,大家颇为一致的感到并实行着自己的匮乏感,我也侵染了很多的匮乏感。匮乏感的滋味很难受,贪心呀,想要更多呀,担忧未来呀,不敢用钱呀,不肯对人慷慨呀,无力感呀,自卑呀……很多的。
有一天,我在《奇迹课程》里读到三个句话:
1
2
3“没有一个人会因为不付费而会被他拒于门外”。
我看到后觉得真好,心里特愿意实行,我对匮乏感的理解已经足够了,我亲身经历的以及我看到亲人以及众人身上的匮乏感表现,足够了,我实在不需要更多的体验了,我很了解担忧、占有和吝啬了,我很了解什么是“谋求利益”了;所以,我特愿意信我读到的,我觉得不忧虑、不谋求,只是出于享受和善意的分享去生活或者工作太好了,于是就开始做了。
对于小迁来说,他相信的第一步是愿,我认为他的“愿意”是很宝贵的,也是很有力量的,如果你称之为“愿力”,我没有意见。
不谋求不代表拒绝或者鄙视金钱,我喜欢双向的敞开,既对自己慷慨爱惜,也对人慷慨爱惜;既敞开地、无条件和无回报期待的给出,也敞开地、无限制和无负担的接受。我不评价小迁做的怎样,我知道他很愿意并且已经在做。
其次是“认”。
当我愿意并实行的时候,代表我做了一个选择,在我选择之后,有各种可能,我都准备好接受,我都认。
比如,一个“陌生”人给我打电话说:我可不可以先咨询再付费。我会毫不犹豫的说可以。逻辑上这有两种可能,他遵守承诺在咨询后如约付费,这很好;也有一种可能是他没有如约付费,通常来讲我不考虑这种可能,如果真出现,我心里也愿意。因为我还相信《奇迹课程》里另外的一句话,会有一些人付费给我,而一些人不必付费给我。我把这看做这是存在的事情,我和金钱只有使用关系,没有掌控关系,来了我就接,没有我就认为不需要有,我就做我自己的事就好,我不管存在和他人的事。
好几年了,我银行的数字鲜有过万,我的收入不固定,我也不计划收支,我的房租和生活费每个月四千以上,我没有任何的保险,包括社会保险,我没有单位支持,所以我的生活没有什么“底”。如果有一天我生病了,费用高昂,我愿意死,没什么二话,但我相信我身由我心,我的心灵不阻塞、心理不变型,我的身体也不需要生病;如果我经济拮据或者困窘,我也愿意受,要是在以前,我不仅会很抗拒,而且会贬低自己,觉得自己无能,但现在我不愿意这么做了,我愿意受。事实上,我好久没有拮据感了,我喜欢什么就买了,然后金钱又进来了,我想给人钱就给了,我想上课十万多的学费也都交了(这真是个奇迹呀,呵呵),但我现在极少为这些花心思,我相信自己不必处于困境了,其一,这么多人爱我,其二,我愿意相信存在是富足无垠的,我愿意相信自己值得生活无虞。
人们对于金钱的需求除了使用之外,更多是安全感和自我价值感的需求,当我不想为未来担忧,当我不需要通过金钱来确立自己的价值尤其不需要和人比较,我感到轻松和自由。我有想出国看看,有想带家人旅游,我相信这是很自然的事,它会在它该实现的时候实现;倘若我一生都没有实现,那也行,我就享受我可以处于的天地,我就在家里对家人好一些,我相信对生命来讲,唯一必要的是爱。
其三
这用匮乏感说明不适合了,请允许我用其他的例子。
比如我喜欢一个女孩子,她特符合我的情结,我很想和她在一起,但是不能,我就改自己的期待,我就相信存在会安排更适合我的人出现,我愿意从这个经历中学习,觉察自己的情结、模式,觉察自己期待的来龙去脉。
我相信存在是不会犯错的,我的头脑会犯错,我的“目标”和期待满足的方式会犯错,我愿意改。我相信失恋不存在,失恋的感觉是另外一回事,因为走不到一起只代表不适合,如果适合,自然就会走到一起了。我不怎么执着于某个特定的对象了,尤其是当我能和自己连接,我更不急于非要有一个人和我怎样了。
比如我第一次父母软实力工作坊很有受挫感,我就想一定是自己的某些期待和意识错了,存在不会错,别人不会错,别人都是我呼唤来的,别人呈现的状态和侧面都是响应我的内心,我就会选择觉察和修改自己。实际上,我昨天已经修改自己了,感觉自在顺畅多了。
是,关于小迁和他的相信,就是这样。
【对了,如果你想加入这个工作坊,是可以的,点击下面的连接,和洪媛联系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