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孟迁心灵成长自爱自卑自尊 |
分类: 孟迁思语 |
“我”为什么会自卑
我觉得自卑的反义词不该是自大,自大本身也是一种自卑,否则为什么要用特别的视角放大自己呢;也不应该是自恋,我刚听到一个朋友说“自恋是借由胜任的经验而产生的一种自己值得存在值得被爱的心态”,我觉得这说法很有意思;也不应该是自信,我觉得自信对应的是自疑,而自卑不是疑,是认定自己不好;也不应该是自尊心过强,自尊心过强是一种敏感,是特别需要被尊重,若没满足就会很受伤,真正的自尊是没有自尊意识,像婴儿一样、相佛陀一样,没有分别心,自在自如。简而言之,我觉得自卑的反义词是自尊。
但是我体会到的自尊还不算多,我体会到的自卑算不上少。我就纳了闷儿了,“我”为什么会自卑呢?没有人是天生自卑的,我注意到我五岁左右的照片,眼睛是很有力量的,可是高中时的眼神就很虚恍,我知道高中时期是我生平自卑的巅峰,问题是,为什么呢?我是怎么习得如此高强而深厚的自卑功夫的呢?
生命很宝贵,我们就集中说一下巅峰吧,巅峰几乎包含了一切。
我的一个很深很深的自卑感来自于家庭。当时我是农村的孩子在县城读书,九十年代初的城乡差别还是很大的,进到学校第一次在楼房里学习,听说老师们刚从北京旅游回来,就觉得太遥远了,什么时候自己有机会去旅游就好了;看到不用干农活、皮肤没有被太阳公公晒成黑红、衣着光鲜、父母在体面的机关单位的同学,就觉得和人家不是在一个世界,自己在平地,人家在三楼。
就算是同是农村家庭,自己还是有自卑感。六年级的时候自己就是在自己村子里上学,同学都是周围三五个村子的,自己还是因为家庭而害羞,害羞什么呢,自己的家的房子太破太小太乱,很不体面,很不好意思请同学到家里玩,很不好意思。其实,就算是房子破旧、狭窄,如果收拾得利索一点,也行,可是不仅旧窄,还邋遢(算不上脏)。
我觉得,房子怎么样是一个现实,你怎么对待它,是你的态度。对,态度,客观的对象不是你,你怎么对待才是你。
很明显,我的父母算不上喜爱他们的生活。有一次,我和父亲在地里干活儿,一个村里的前任支书说:“什么也不用说,你在崔凡家(我们村名)就是你没本事,但凡有点本事你在崔凡家么?”那是一个环境里共识,我父亲是同意的。还有一次,父亲提到在北京的军队干部舅爷爷家,说:人家,在天上呐。(我母亲的自尊水平还要再低一些,我曾写过她著名的“咱和人家不能比”,在此不提了。)
不仅仅是高中时因家庭条件自卑,到后来自己谈恋爱的时候,家庭条件也成为一个敏感因素,人家条件不好自己不容易喜欢,人家条件好自己又觉得不配。
当我写到这时,内心涌起悲伤。为父母,更为自己,为当初的那个幼小的自己无意识中接受父母的、环境的观念,把自己限制如此之深之久。
简而言之,对小迁来言,他有一个功课要做,区分自己和家庭出身的关系,区分自己的观念和环境的观念,重新认识和感受自己。
简而言之,家庭是影响一个人自尊水平的明显要素,至少包含三重影响:在一个人确立自己之前,人们用出身看他,用他是谁家的孩子看他;父母对自己生活的态度,是满足还是自豪,抑或感到无力无奈或者失败;亲子关系中父母如何和孩子互动。我上述的历程显示了前两者,最后一点后面再说。
(二)
我第二个很大的自卑来自于身体,当然,准确的说法是来自当时我对身体的看法。
身体是最直接、最明显的,人们太多时候把身体认同自己了,比如身体衰老不便了,就说自己不行了,身体停止运转就说人死了。很少很少有人认为心灵超越身体,更多时候人们认为身体是皮,心灵是毛,皮之不存,毛无所覆,所以有的健康专家讲座说“健康是1,其他是0”。很少很少有人相信萨提亚说的:不是我们的身体有一个灵魂,而是我们的灵魂现在住在这个身体里。
当然读高中时的小迁自然也把身体认同自己。请允许我插一句,有时候人们认同身体认同到不讲理的程度,就说我三叔吧,我三叔一条腿有残疾,但是人很好,又独立又踏实,聪明但不过分,善良但有道理,能挣钱能吃苦,对女人从来不凶,可是在当地就是没有人嫁,姑娘们宁可嫁一个酒鬼一个赌徒一个家暴者一个不那么厚道的人,一个全身上下挂满弱点缺点臭毛病的人,也绝不嫁给我三叔这样的人,因为她们觉得其他的都是之后的,首先嫁个瘸子丢不起这个人。(结果我三叔买了一个媳妇,他们很幸福。)
遥想小迁当年,身高全班第四倒数,腿短臀大,自卑感至少有两种。一个是在青少年争雄斗气的江湖中不处优势,一个是在追逐异性青睐中颇具下风,这两点都很强劲呀。在没有社会性标签的青少年群中,身体是最明显的名片,小迁深感自己的名片不够响亮。有一次梦里自己像好朋友一样身高一米七五,高兴极啦;有一次真的买了增高药片,像高腰一样贴在脚上,可惜未果。
或许身体对女性自尊的压迫更大,比如丑啊、黑呀、胸小呀、腰粗呀什么的,去年工作坊上有一个女同学还为此痛苦,课间的时候,我对她说:你还像当年那个女孩一样觉得自己丑么?你是相信了谁而觉得自己丑的呀?她一听就哭了。几个月后我们再次同学,她特别来感谢我。
请允许我把关于性的部分也写在这里。对于小迁(或许远不止小迁)而言,因为性而压抑的自尊也是不好不说的。
首先性被不自然地看待就是压抑。性不被重视不被涉及,被环境假装没这回儿事,这就是不尊重,很大的不尊重;其次小迁关于性的匮乏感显然也是对自尊的贬抑,在当时的小迁看来,女孩子都是淑雅而绝无性欲的,而自己有很强的性欲,这个得靠人家同意甚至是人家赐予才能满足,自己像个暗含的小乞丐般谋求,还不敢想象自己能成功,别人怎么可能把那么严防死守的宝贵的东西给自己呢,从来没有觉得性是双向的,从来没觉得自己也是在贡献,男孩子的初夜也是很宝贵的……;还有一个是对自己性欲的羞耻感,认为自己是在想“不好的事”“思想复杂”,这又是一种更大的复加。真不公平呀,说句良心话,这真不公平。
过了好多年,直到近期,自己才能尊重并自然地对待性。认为它不是一件特别的事请,而是一件自然和普通的事情;认为它不是谋求,而是交流和分享,双方都在贡献,不是单方谋求;认为它时美好的、纯洁的、善良的,而不是羞耻的、污秽的、恶意的。准确地说,小迁的调整还说不上完整,但基本已经上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