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阻碍与流动

标签:
孟迁自爱负责给予索取 |
分类: 孟迁思语 |
今天做了一个咨询,其间有一句话特别显眼“我就是希望有人帮一把!”。她是自然说出了,就像随便说其他任何一句话一样,但我不是随便听的。我听出了好多,话的语境是来访者个人情况,不提,但这个声音并不是我的来访者的专利,也是我也是很多人内心曾经响起过或者经常想起的声音。我觉得这是一扇门,里面有风景。
“就是希望有人帮一把”有多重隐意。
其一,你否定了自己,你觉得自己不行,觉得自己不够,觉得自己很难,觉得自己很弱,才特别希望别人帮一把。就像买一个房子,你自己的钱够,你为什么要期待别人帮呢,你自己的钱差很多,你才特别需要别人帮,你的越少,你就越渴望人帮。这是出于一个匮乏感呼唤。这只是意味着这个人没看到自己的力量,没看到自己的价值。根本上说,每个人都是可以的,都是足够的,每个人内在都有足够的力量和智慧,外在都有足够的财富、幸福和成就,只有不相信,只有不依从内心,才会错失这些。
其二,有时候并不是你真觉得自己不行,是你不甘心,比如你期望老公像你一样做家务带小孩;是你想试探你是否被爱,别人眼里是否有你,比如你试探爱人是否记得住你的生日,是否知道你爱吃什么菜。问题是,爱只能通过爱相连,不能通过计较和试探,你计较就是交易了,交易不是爱;你试探就是不相信,不相信就是推开,放心,只要你不停试探,就一定能推开的。
其三,正是因为你否定了自己,你也就难免处于不懂为自己负责、企望别人的状态。因为你觉得自己不行,你也就不能为自己选择,也就希望别人来为你负责,你就梦想有这样一个人出现,他能带你、帮你、管你,为此你愿意把自己交出去。但这个交出去对对方是不公平,因为没有人有义务承担你,这个交出去不是给予而是索要。实际上只需要自己站起来,自己站起来,什么都有了。
其四,“就是希望有人帮一把”本质上等同于“希望有人来爱我”,会自然地进入索爱的模式,以一个索要者来生存。这样的话,所有的人都会离他很远,他和人连接就出现困难,因为他的索要对别人意味着剥夺,没有人希望被剥夺,所以大家对他唯恐避之不及。
与人连接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给予,一种是索要。如果给予,如果一个人非常自信,充实饱满,很愿意给予对方,所有人都愿意和他接触,他会自然获得很多的爱,很有品质的爱,他就变得越来越丰盈,越来越充实,这样,他就更愿意也更能够给出,从而形成良性的循环。
如果一个人内心经常想起的声音是,他应该怎么样怎么样,这就是索要;如果他内心的声音是,我可以为自己怎么样,可以为别人怎么样,他就是为自己负责,就是给予。索要呢,就求之不得;给予呢,就不求自来。
索要的人总会遇见索要的人,两个索要的人在一起,就充满怨恨不停争斗指控,两个人就都非常恼火,“太不像话了,你应该做的都没做,不该做的你全做了”,这样的状态就像漩涡一样,两个人同时下沉,婚姻让人减分就是这么减的。
给予的人总会遇到给予的人,因为他不索要,所以看不到别人的不给,他不期待对方,所以就没有不满。他是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别人的,所以,他不挑剔不评判,能理解,有关心……人的本性都是爱,他去爱了,别人的爱也会被照亮,自然反馈给他,他就充满感谢和满足,他会对对方说:哇,你真是太好了,谢谢你。
给予的人是从内心处于自足、爱在流动的状态,这不代表他不表达自己需要,不代表他不需要别人,他的需要也是给。
当一个人内在处于索爱的状态,他的给予也是要,他讨好、收买、交换,用付出来期待得到,有时候期待物质,有的时候期待精神,比如被认可、被尊重、被感谢等。索爱的状态是“我为你做了这么多,你怎么……,你应该……”,给爱的状态是,很高兴有机会为你做,从中我获得了相当的愉快,谢谢你!所以呢,我深信这一点,当我为一个人做,本身我愉快我就做,这样对方也放松也享受;当我内心期待对方的某种回应(比如感谢)我才满意,那我就不做。讨好不仅是对自己的牺牲,压抑委屈,也是对别人的控制和剥夺,导致别人有负担,同时没机会看到真实的你。
当一个人处于给爱的状态,他的需要也是给,别人从中获得价值感、愉悦和亲近。这在逻辑上很绕,但从体验上说,我们其实都有这样的时刻:特别想为人做一件事,能为他做就很高兴,不需要他回报什么,有机会表达我们的爱我们就很高兴。给予的人,他向人求助会考虑别人是否愿意、是否能够,如果他不知道,他就诚恳的询问,比人不能甚至不愿,他都不会怪对方,都会依然爱对方。他不会让人为难,相反只有他确定对方愿意并且愉快的时候,他才肯让别人帮他,否则他宁愿放弃自己的这个需要,接受某种失落。
他的拒绝也是给。他可以给出尊重而不是评判:他会说,对不起,我不能满足你的期待,请原谅,我和你想的不同。他可以给出接纳,尊重对方的失落、不满、生气甚至是指责。他会为自己负责并给出对方关心:在我不同意你的基础上,我可以为你做什么?
当一个人处于给予的状态中,他做什么都是给予;当一个人处于索要的状态中,他做什么都是索要。这不由外在的表现决定,而是有内在的状态决定。至于怎么进入这个状态,我的体验是自爱和爱人都可以,能够自爱,自然地就能爱人;不知道怎么自爱,也可以去简单地爱人,只要记得无期待,不觉得自己在牺牲在付出,而是真心愿意享受、带着对人的尊重和感谢做,也能让爱流动起来。爱能流动起来时,其实自爱和爱人也就没什么分别,如同一个人站在爱的河流中,流进(被爱)流出(去爱)是一贯的。
所以,与其“我就是希望有人帮一把”,不如“我这次真的想帮自己一把”,不如“我就想帮他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