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全感和安全是两回事(工作坊要点节录)

(2012-12-19 19:22:47)
标签:

安全感

不被爱

个人成长

育儿

分类: 孟迁思语

               安全感和安全是两回事(工作坊要点节录)      

                                        孟迁

题记:这是我现在临时忆起的几点,我希望那些想参加而没参加我的工作坊或者没有可能参加的人也能品尝一点。因为课程大大超出我的计划很多临场的东西,如果有参加过的同学补充和贡献自己的经验和理解,善莫大焉。

 安全感和安全是两回事(工作坊要点节录)



安全感

1安全和安全感是两回事,一个人可以有很大的不安全感,但没有人不安全。

最大的危险或者恐惧就是死亡,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讲感不到被爱不是失落的问题,而是不能够活下去,这个体验让人长大后也觉得少了某个人的爱就活不下去。 

事实上,没有比死亡更安全的了,所有恐惧都是因为你还没有死,因为你是活着的。如果你真的死了,没有任何东西伤害得到你了。死亡是一扇门,门这边是生,门那边是死,两边都不必怕,因为这边我们活着,那边我们已经死了。所以,只有安全感的问题,没有安全的问题。

 

2缺乏安全感是一件普通而有趣的事情。

首先缺乏安全感是一件世界上最普通的事,在中国就更普通,因我们的父母、祖先近两百年来都在混乱、匮乏中度过,我们的传承一些害怕再自然不过了。每个人的安全感都不会是一百分,每个人都有缺乏安全感的时候或者侧面。

 

有趣的是,每个人安全感的匮乏之处各不相同,有时候你会发现居然有人对那个害怕。有的人对公众讲话很害怕,有的人对经济短缺很害怕,有的人对关系很害怕,有的人对表达不同很害怕,这就像一个拼图,我有已经有很多块,也缺几块,你也是,但是你不同。工作坊的一个好处就是分享和互鉴。大家在这个环节中的练习比我一个人分享好太多了。(看到这篇文章的人,也可以和你们的朋友们分享。)

 

3安全感的匮乏必然磨练出相应的资源。

 有的是顽强意志,有的是善解人意,有的是另辟蹊径,有的是谨慎冷静,有的是创造财富,有的是超级能干……请用这个角度审视自己,我累了就不列了。

 

4安全感的本质是信任。

从自我层面来讲是对你自己的信任和对包括别人在内的外在的信任。你觉得你可以无拘无束的做自己么,还是必须要有一个允许或者符合某个标准才行?你觉得你能做好你自己么,还是要依赖某种必要的支持和辅助?你自己够好么?你有能力把握和成为你自己么?这些是对自己的信任;对包括他人在内的外在的信任则是,我会被接纳和欢迎么?我会被关心和爱护么?我会被攻击、被拒绝或者被孤立么?我可以和人亲密么?我可以在某些方面或者某些时刻依靠别人么?

幼儿安全感的建立依赖父母的安全感,他是否能恰当地给予支持和空间,是否能爱护的同时又放手;成人安全感的建立则是先从认出自己、滋养自己、发展自己而能更信任自己,如果他能够信任自己,然后再和别人连接。在我看来,幼年安全感的建立始于与人连接(主要是抚养人),成人安全感在于建立对自己的信任并发展为自己负责(向人求助是为自己负责的一部分)。

安全感和安全是两回事(工作坊要点节录)

5安全感不等于你,安全感的高低只是你过去的习得。所有的担心都是你根据过去经验的推测。你可以区分什么是过去什么是当下,并决定现在体验什么、相信什么,不需要否定过去,那是有价值的,但可以决定要不要敞开一点,相信有更多的可能性。

 

不被理解代表什么。

我曾是一个深感不被理解的小孩子,有一次我哥哥形容我“手足、执着、孤独”,我觉得他还蛮理解我的,呵呵。

 

现在我看我的家庭环境看我的村子、县城,我觉得自己就该不被理解,被理解才怪了。因为我是先天气质是忧郁型,那么细腻,那么求究竟,那么认真,大部分人都活在生存或者社会层面,我追问的是人的生命,他们怎么可能理解我?也正是他们的不理解让我有极大地张力去探索和发出自己的声音,告诉这个世界人不是注定这样活着,生命有更深更广的可能性,有更丰富的自由和滋味。

 

 

不被理解的一种常见可能是,你是地下七层的车库,而周围的人是地下一层,或者地上七层,不被理解代表着你与众不同,代表着你有你的深刻、丰富和独特。

 

 

不同的价值是什么。

 

萨提亚说,人们因为相同而相连,因为不同而成长。因为相似、相同我们得以互相确认、沟通、亲近、合作;而不同的价值则常被忽略和误解。

 

在等级社会的观念中,不同被领导、权威或长辈认为是忤逆,另一方则不敢展现真实的自己,认为不同是威胁的,不同的意见、感受、观点被认为是会带来麻烦的。这就是一个人和自己分裂的开始。我喜欢奥修的那句话“如果你不允许我说不,那么我的是也没有意义”。没有任何两个人是相同的,怎么可能?神不喜欢复印件,喜欢每一个都是独特而创造的,是人类社会要求趋同,而把人异化的。所以,人们通常排斥不同,觉得那不安全。

 

本质上讲,不同的价值和相同的价值是同样不可或缺的。不同让世界更丰富、新奇,而不至于单一无聊。不同是资源,盲人背着瘸子,就可以又有方向又有速度。不同的眼光带来借鉴,不同的人面前可以照见我们自己不同的侧面。所以,不同是非常宝贵的,当我们和别人不同的时候,那是一个或借鉴或丰富或更新或合作或了解的机会。

 

在关系中,我们可以尊重一个人但不同意他,也尊重他的失望,我们也可以不同意一个人但依然爱他。

 

每一个相遇都是来送礼物的

 

礼物有两种,其一是滋养类的,比如欣赏、感谢、支持、接纳、帮助、快乐、幸福、成就、信心、满足等;其二是挑战类的,比如痛苦,害怕,失败、受挫、纠结、迷茫、困惑、混乱等。两种礼物相辅相成,各自有对方不能给到的价值。

 

疼惜幼年创伤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创伤,当然大部分是关于父母。我们的创伤值得被重视、疼惜,我们可以重新认知,但首先要对那不一个创伤给予充分的慈悲。我们也可以选择要不要把自己的感受告诉父母,不需要指责,比如:妈妈,当初你那样做的时候,我好难过,而且难过了好多年。而不是:妈妈,你知道你对我造成多深的伤害吗?

 

公平来讲,父母不需要也不应该被指责,因为人从来都是尽其所能的做父母,如果这个人不能很好地爱他的孩子,这代表他更没有被好好爱过。

 

父母也不需要对孩子内疚和自责,可以道歉,但不必内疚,我们可以对孩子说:孩子,因为我当初不懂得,对不起你,现在我懂得了,我会更好地爱你。但不需要说:孩子你安全感不够都是因为我,我对你伤害太大了,是我毁了你。生命是神的造物,你没有那么大的本事毁掉或者伤害,呵呵。

 

关于被拒绝的三种理解。

其一是对方在“赶路”:

比如小时候你要爸爸陪你,可是爸爸忙于生计或者正在努力地做一个好人要单位或者社会认可,他没有给你足够的时间,这不是因为爸爸不爱你,不是因为你不好,而是因为爸爸在“赶路”;

 

其二是要给你更适合的:

我初三的时候到班主任那里去申请报考中师的机会,作为一个农村的孩子,我当时觉得这就可以让我脱离农村生活进入城市就足够好了,可是班主任说不行,我清楚地记得当时我就哭了,哭得好伤心,觉得老师不爱我,觉得自己没有机会去中师只能去读前途未卜的高中……二十年过去了,我回头看,幸好老师没有答应,否则我就没有后来的大学了,而我的大学是多么好的大学,对我的生命来讲。

再比如乔布斯,他的内心有明显的被遗弃的创伤,遗弃是最恐怖的拒绝。而那个真相是,他的养父母显然给了他比生父母更好地爱和机会,他的生命就是两组父母来共同奠基的,一组带来生命,一组给予养育,这是他生命最好的可能了。

 

其三是你自己行:

有一次,来访者告诉我他很渴望到一个有卓越领导、能调动每个人潜能的公司工作,我说,我欣赏你的进取心,再此之前我邀请你试着做那样的人,我相信你能看到怎样更好就代表你有这样的潜力。

 

我知道,人类历史进步的一个很大的动力就是:“怎么从来没有人这样?!那我来吧。”我相信如果有一个我们认为非常良性而一直没有出现的情况,那很可能就是对存在对我们的呼唤。我现在想起来我的童年中那么多的不被理解、不被尊重、迷茫,一直没有一个足够好的、足够让我信任的人爱和支持我,我很渴望当初的自己能遇到现在的我这样的人,我没有,于是我做这样一个人。我现在把这看做一种对我的呼唤。

 安全感和安全是两回事(工作坊要点节录)

 

为自己负责 你用什么态度来喂养自己的渴望

什么叫“做自己的主人” 孩子不依不饶怎么办?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 孩子不依不饶怎么办?

没有两秒钟的心情是一样的 孩子不依不饶怎么办?

如何让孩子“听话又有主见

 

孩子,你可以生气 孩子不依不饶怎么办?

我爱你,所以不为你负责 孩子不依不饶怎么办?

如何让孩子“输得起”

不做“好妈妈” 孩子不依不饶怎么办?

 

重视孩子的每一个“想要” 孩子不依不饶怎么办?

当孩子“说到做不到” 孩子不依不饶怎么办? 

凡所压抑,必是助长 孩子不依不饶怎么办? 

就怕没有爱,有爱就不怕 孩子不依不饶怎么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