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名著阅读的困难与思考
(2022-03-14 09:17:43)| 分类: 工作思考 |
初中生名著阅读的困难与思考
背景:
1.12+24名著阅读进入课标、进入教材。
2.教材提出对应的名著导读与阅读方法。
3.中招试题加入名著试题。
4.全民阅读环境及出版生态正在改变。
5.“专治学生不读书”的理念正在考试中兑现。
现实情况
1.小学与初中阅读相接不够,小学阅读能力太低,初中没有过渡;
2.初中学业突然增大,多科学习能力不足,名著阅读没有时间;
3.初中名著阅读指导方式粗放,主要方式为打卡、抄录、概述;
4.教师名著阅读方法、阅读内容、二次课程研发意识薄弱;
名著阅读的落地思考
1.注重小学与初中关于阅读的衔接,特别是小学六年级名著阅读要对照初中七年前要求。
2.教师要精读36部中外名著,并依据课本要求确定阅读方法、给学生个体阅读提供帮助与支持。能不放任自流,毫无目的,粗糙评判。
3、长程设计阅读时间,用好寒暑假。
4.教师要研发每部名著的专题讲座,可讲人物、讲故事、讲作者、讲赏析、讲结构、讲主旨、讲评论、讲版本、讲创作、讲背景、讲体裁等,用教师高质量、有策略的阅读引导学生向高质量、有策略的阅读看齐。
5.研究评价方式。阅读的本质是通过文字的阅读,在自己的想象世界中构建一个特度的文学形象。这种形象的独特的,很难用文字呈现的。这是文学的特有魅力。因此,要慎重使用写概述、写分析、写心得的方式让学生去二次创作。一则耗费时间,二则意义丧失,三则失去趣味。可以尝试用讲述替代笔录。
读书是名著阅读的本真状态,阅读习惯与能力是需要长期培育的,不是短期压制的。初中教师至少要有三年的教育眼光看待学生的阅读,设计学生的阅读,如果从终生能力的培育角度设计,那就更好。不同的观察视角就会有不同的策略和方法。
教师阅读的问题
1.
2.
3.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