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金华骨头煲旅游美食春季出游十种风景十种美味杂谈 |
分类: 游走天下 |
到一个地方品尝当地的特色美味一直是游走这几年经历中的重要事情,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只要去过的地方肯定不会让美味遗憾留下,也算是自己的一个幸运吧!
对于金华这个城市的印象是从小时候那篇关于《双龙洞》的文章开始的,后来慢慢的从厨师的角度去认识这个浙江中部的重要城市,在游走心里金华有三样最好吃的东西——火腿,酥饼、骨头煲。这金华火腿自然不用多介绍,琵琶形、红润色、浓郁香,做冷菜和热菜都是非常好的原料,而这酥饼是游走非常喜爱的小吃,以前每次坐火车经过金华站的时候,都会趁着5分钟的停车时间快速下车,为的就是买一包10元钱的金华酥饼,特别是梅菜馅的,那个酥脆的感觉让人一直回味着。只有这金华骨头煲一直就没有好好品尝过,虽然以前曾经在杭州吃过一回,但是毕竟没有源产地的那种感觉,而这个遗憾在这次的金华行中得到了解决!
吃晚餐前,在婺江边走了走,特别来到了八咏楼,这也是游走一直向往的地方,知道八咏楼是从李清照的那首《题八咏楼》中了解的:“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这首诗把李清照、八咏楼和金华城一并展现给了世人,
从八咏楼出来,漫步来到骨头煲比较集中的高贩街,这回是一定不会再错过品尝金华骨头煲的机会了。要吃着骨头煲还是先听听着骨头煲的故事:金华骨头煲创于南宋时期,当时金华有个制火腿的师傅偶想为何不用金华火腿制作汤类,于是他用了23种香料与火腿共同煲出了一种美味异常的汤,后人不断补充和完善,逐渐形成了现今的骨头煲。十几年前,金华火车站附近的一些摊点,用小沙锅烧制一种简单的饭食,那些小沙锅类似与家常用的碗,仅供一人使用,小沙锅发展成可供多人使用的大沙锅,沙锅置于烧饼炉上,边烧边吃。后来,烧饼炉被小煤气灶代替,金华煲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也有人称之为:骨头火锅。
这慢火炖出来的骨头还真是鲜美,肉软烂离骨,吸一口骨髓那滋味就更是鲜美了。骨头在熬制的时候,加入了萝卜和豆干丝,这让汤汁就更加浓郁。
这骨头毕竟还是骨头,鲜美鲜嫩,但是容易腻,所以点菜的时候就特意搭配了几样蔬菜,让口感增加了脆爽。
菊花菜、冬瓜、黄豆芽
虽然在金华只过了一夜,但是能品尝到一回源产地的骨头煲就不遗憾了。游一地尝一地,游走的游走计划还在继续,把一个厨师眼中的美食和大家一起去分享。烟花三月的季节是出游踏春的好季节,呼吸呼吸大自然的新鲜空气,顺便也品尝品尝各地的特色美食,开开心心的享受生活!
游走把自己游历过的一些美食和大家一起分享,虽然地域不同饮食不同,但我们享受到的就是这不同中的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