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90后怎样劝80后夫妻的架?

(2015-07-03 09:01:12)
标签:

杂谈

分类: 人才系列

    东湖评论:http://focus.cnhubei.com/original/201507/t3303002.shtml

    最近,有媒体调查得出结论,80后夫妻已经成为全社会离婚的主体。这样的民情动向很快也反应到公务员招考的面试中来。最近某省公务员面试题本中就有这样一道题:

    “因投资失败,一对年轻夫妻相互埋怨,发生了争吵和撕打,女方被打伤,要寻短见。请模拟现场情景,对女方进行劝解。”

    于是,面试考场就开始生动起来,那种正襟危坐的姿态,有板有眼的表达,统统被改变。有的要求站起来答题,有的变调说起了生活化的方言,有的情不自禁地表演出肢体语言。

    该题的观察要点是考察考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男生本应该因性别具有先天优势,有担当敢作为。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可惜,此时的工作对象是一堆“软棉花”,结果,几乎多数考室反映:劝架之功,女生优于男生。

    对于欲寻短见的人,无非是想方设法为别人找出要活下去的理由,无非是拿惊恐无措的孩子、白发苍苍的老人和可以柳暗花明的未来人生,来阻止这位妻子的轻生,或者给人一个台阶。

    有意思的是,几乎所有的劝架者,都把这对夫妻投资失误,武断地定性为当下的炒股失败。从侧面证明年轻大学生们与社会生活潮流联系得多么紧密。有的说,现在国家已经宣布降准降息,正在救市,有事好商量,莫吵,你们还有机会,等等。

    有一个考生更是一剑封喉:“这位姐姐,你们也太当回事了,不怕你笑话,这次炒股,我比你们亏得还大呢?常言道,‘失败是成功之母’,你人在,就不怕再生不出个‘金娃娃’。” 

   最近疯传一个段子,“炒股亏本的人太多,上楼顶跳楼的人发生拥堵,保安只好论价排队,亏100万的还要往后排。”考生这个劝慰虽然比不上段子,但在这场面试的考生中还是堪称“奇葩”,考官纷纷认同。

    也有意想不到的回答。一名比较拘紧,显得木讷的男生也要求站起来答题,没想到他说:“老婆,刚才打你,是我不对,我向你道歉(九十度鞠躬)。这次炒股亏了,是我太任性。以后买哪只股,我都听你的,好吗?”尽管现场考官不动声色,但大家都把目光抬起,分明是被这名考生给“惊醒”了。

    说股票,股票到。下午新换的题本,真的出现了一道炒股题:

    “最近,随着股市上涨,不少大学生纷纷开户炒股,为了对学生进行风险教育,由你来对学生炒股情况进行调查,你怎样来拟定调查内容?”

    考题意外发生串联,考官们来了兴趣,无不对大学生炒股这个话题寄予期待。大学生的专业分布、动机和目的分类、资金来源、损益情况和承担风险的能力与心理准备,成为调查的主要内容。可是,我所在考室15个考生,竟然没有一个表明,说自己就是炒股者。警惕性好高,保证政治正确吗?我不得而知。

    后来听另一考室的考官说,他们有个考生在答题中对同学提出衷告:“没有钱的同学,最好只买10元钱以下的股票,因为你亏不起;有雄厚资金的,才可以买10元以上的股票。”听口气,这一定是个真股民,如果让他上午“劝架”,一定有奇效。好钢未能多用,有点可惜。

    大约10年前,网上就有个说法,说80后与90后有代沟,相互不大待见,具体分歧我也不记得了,大概这两个代际的群体自己才记得吧。

    有意思的是,这道劝架题,恰恰是让90后来劝80后夫妻的架。尚无婚姻家庭生活经历的90后来“救火”,颇有“外行领导内行”之嫌。加之这儿演的是90后的“独角戏”,我们也看不出80后夫妻到底买不买90后的账。

    但是,90后此时扮演的是80后乱局的局外人,很有可能是公职人员,这就淡化了代际色彩。但一说股票,很可能有着共同的爱好和追求,双方应该会求同存异、冰释前嫌。比已经身陷平庸生活的80后,如果90后多一份清醒与精明,这个架就大概就会被劝和吧。(长江时评用稿)

 

      

      招聘及面试手记系列文章:

 

      究竟是谁掉进了“悬崖取金”的陷阱?

      “13号”考生能否变成“12+”?

      点评“武汉市2014年公务员面试4套题本”

      美丽女神,你不该闪神!

      哪些面试考生会让我多看一眼?

      为何不理直气壮地选择“诚信”?

      如何破解招聘面试中暗藏的八大玄机?

      应聘者应如何规避“隐性歧视”?

      应考公务员必须具备“五种心理准备”

      大学毕业生求职应聘有哪些盲点?

      有多少火爆招聘会是“虚构”的?

      美女招聘官“秀美”招聘会惹争议

      对公务员面试准备的“六个建议”

      “刷人数”彰显了什么样的竞争智慧?

      公务员面试托关系接轨哪个国际惯例?

      公务员面试怎样才能出彩?

      不合格的面试怎么产生合格的考生?

      请按“明规则”善待递补者

      在考场遥想官场

      南京“天价培训”疑似一场商战屠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