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人数”彰显了什么样的竞争智慧?
(2009-10-21 21:51:45)
标签:
考生公务员考试网上报名刷人数文化 |
分类: 人才系列 |
为了减少竞争,借用他人的身份证进行注册报名,造成自己想要报考的岗位看上去报名人数很多,以此吓退部分竞争对手。2010年国家公务员招录考试开始报名以来,“刷人数”成了不少考生当中的热门话题(10月20日东方网)。
过去,怎样面对热门职位较高的报考人数,我曾告诉有些当事考生,不要怕,报考人数越多,似乎机率越小,其实水分越大。你要这样想,人数越多,被恐吓住的人越多。差不多可以有一半吧。未被恐吓住的,其中有自信而自负的,他们似乎有囊中取物的把握,结果复习考试不够投入,眼高手低,这又有一半。剩下的可能也不怕人多,也重视,但对公务员考试的基本方法不着谱,效果事倍功半,这可能又占一半。如果按一百人计算,你剩下的竞争对手也许只有10多个人。如果你不是以上这几种人,你是一个有奋斗精神又有考试实力的人,你的机率会很大。我用这样的概率方法,从正面引导鼓励年轻人在夹缝中求得生存,在渺茫中寻找希望。这是我的思维方式,也是我曾经参加竞争性考试所积累的经验之一。
可是,在现代年轻人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面前,我感叹自弗不如,再不敢好人为师。“刷人数”是我等胆量与良知无法企及的一个创举,它是一种主动进攻的思维,御对手于“国门”之外。是一种兵不厌诈的思维,以虚假的庞大声势阻吓对手。是一种以我为主的思维,这个职位似乎为我而设,如果没有最低比例限制,不排除会有独占职位的妙招。是一种打时间差的思维,网上报名阻吓了对手,缴费认证时,对手明白过来也来不及了。也许这些考生还有我们意想不到的技法,让我们惊叹让我们称奇,但唯独看不到这些候补人民公仆的公平竞争、遵守规则的品质,看不到他们勇于面对压力、以实力取胜的精神。过去,不论是应征、中考、高考、毕业分配,年轻人的那种挺起胸膛让祖国挑选的勇气,敢于竞争成绩为王的激情,一颗红心两种准备的坦然没有一点儿踪影。不可想象,这样一种灰色心态小人心理卑鄙心计的人,今后如何履行公务如何为人公仆?
本来,有一件事让我刚悟出一个道理:技术的进步可以促使道德的进步和人性的升华。在我生活的城市,因为自行车被盗成风,很多家庭和个人都放弃了这种交通工具。然而,政府主导由企业自主运作的免费公益自行车以零部件异型、GPS定位等技术保障,使这一惠及普通市民的交通新生事物,以无丢失少损坏便民好管而茁壮成长。可是,公务员考试系统的技术进步却换来应考人员的道德不升反降人性进一步的堕落。
记得,原来招考人员进行手工报名时,精明的考生一定要等到最后收摊时,瞅准哪个职位人少就往哪报,或者找报考部门熟人摸底后,以事后补报的办法避多就少,以期提高考试命中率。刚时兴网上报名,当时报名软件设置不显示即时报名的人数,让所有报名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报名,对考生这倒是相对公平的。但报考部门内部不能够保证是一方净土,考生要求报考人数即时全公开,堵塞幕后的漏洞,这符合招考公开的精神。可是,技术进步道高一尺,反制手段魔高一丈。
招考公务员,本来应该高扬理想、公正和奉献的旗帜,然而,仅是在网上报名注册第一道门坎,奇技淫巧、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就扑面而来,在此后的笔试、面试、体检、政审等过程中,各种损招又将怎样迭出,“刷人数”暴露的不过是公务员考试不正当竞争的冰山一角。透过公务员报考热中这一丑陋景观,让我们对这支队伍的前景寄予怎样悲观的预期都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