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部长不能把高房价的责任一推了之
文/马跃成
房价上涨到这个份上,人们都指望着尽快有个好的政策能勒住房价的疯狂,在前段时间,央行、银监会都多次在发布货币政策依然宽松地同时,强调了信贷危机的严峻性,同时坚决要求商业银行收紧楼市信贷,防范风险。国土部在回应中房协的土地推高房价的质疑的同时,以土地只占房价23%的调查结果严厉地批驳了有关部门推卸监管责任的行为。
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有以前建设部调控楼市不利的先例,因为上次的调控主要市信贷政策的结果。但是人们还是希望在建设部主要业务调整到住房事务之后,能够在规范市场、平稳房价、保障供应方面有所作为。
由于在人们的印象中,建设部一直是倾向于开发商方面,这在建设部有关领导和专家的表态及有关言论中就显的很清楚。建设部的这种态度极其不利于楼市的调控和稳定发展,虽然建设部总是表态要追求这样的目标,但是这个目标要按照这样的路子走下去,就不可能实现。楼市只会更乱而不会更好。
目前的这轮房价上涨,责任很清楚,就是经济危机之下救市资金流入楼市造成的。刚性需求只是在房价下降阶段推动了交易量的增长。虽然,人人都希望自己的房产升值,但是没有刚性需求要推动房价上涨的动力。住房人需要的是房子,而不是虚拟资本。
推动房价上涨只有那些在上涨过程中有利可图的人,比如开发商、投资者、地方政府和有关方面。
昨天,姜伟新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纵论国家住房发展史,感慨为更多人实现“住有所居”的梦想。从谈话中看的出,姜部长倾心追求保障房建设的宏伟蓝图,这是难能可贵的,保障房是穷人的希望。这代高官大多数有普通人的生活经历,高就之后还能为民所想、所思、所为,是值得钦佩的。
但是保障房也不能仅仅限制在解决少数无房户和改造所谓的危房上面。大多数夹心层的住房要靠政府保证是不可能的,政府也没有这样的能力。因此,要根本解决住房问题,就要把眼光放的更宽广些。只有让大多数的夹心层解决了住房问题,中国的住房市场才会消停下来。
夹心层的住房问题是刚性需求,但是这种需求都是在抱怨房价高的没法买,买不起。很多人不得不降低住房标准,到更远的偏僻的郊区购房。现在把房价推高的责任怪在这些刚性需求上面,有点冤枉了这些无辜者,他们不但不会推高房价,他们还是房价上涨的最大受害者。
姜伟新,这位与共和国同龄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作为住房制度改革的亲历者与决策者,他坚定地表示,中国住房制度市场化是必然的选择,要做出不懈的努力,这点很让人感动。
但是对于2009年新一轮房价上涨的原因,姜伟新认为,既有刚性需求增加,也有土地供应、开发、管理和资金供应的问题。这种判断和认识,让人多少对楼市的下一步发展感到些担心和不安。这样人们真不知道下一步的楼市调控从哪里下手?还是任其自由发展?
姜伟新说:“住房商品化以后,客观上很难避免价格的波动,我们希望商品房的价格保持一个平稳的状态,升也不要升得太多,降也不能降得太快。”但是中国的楼市一直都没有这样的平稳状态,这是值得认真思考的。
相关博文:
2009.9.2 姜伟新发出房价下降的预警信号
2009.9.2 北京楼市又听到久违的打折声
2009.8.31
42个卫星城将彻底颠覆北京楼市
2009.8.30 中石油对团购房的回应有点假
2009.8.28
三折购房中石油捅破房价天花板
2009.8.29
房地产让货币政策陷入两难境地
2009.8.12 政府已释放出从紧房地产政策信号
2009.8.27
有钱人投资豪宅带动房价上涨
2009.8.27
新一轮严查囤地最担心半途而废
2009.8.26 壁炉门事件为什么四道关卡都失灵
2009.8.25 官员唱涨房价为哪搬?
2009.8.23 楼市调控:山雨欲来风满楼
2009.8.19 成都“楼歪歪”再次考问地产开发模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