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长安街的拆迁之痛
马跃成
据北京媒体报道,
4月2日,西长安街沿线单位拆迁正式拉开序幕,建于1907年的西长安街邮电局,昨天完成了最后的谢幕演出。液压剪挥动着巨大的手臂,邮局的身形在隆隆的机器声中渐渐变小……拆迁隔离线外,一位老者拿起相机,按下快门。
早年摄影发烧友的聚集地———北京摄贸金广角都将陆续拆除。距离西长安街最近的东安福胡同和西安福胡同,未来也将融为长安街的一部分。拆迁后,北京音乐厅将在西长安街上露出“脸庞”。
西长安街道路拓宽及特殊用地项目范围东至石碑胡同,西至中组部办公楼,北至长安街沿线,南至西安福胡同、东安福胡同西段、东安福胡同东段南延50米。拆迁范围内共有户籍总数778个,单位总户数42户,其中东西长676米。涉及拆迁的胡同共12条。
拆迁完成后,长安街新华门段将由目前的双向8车道,拓宽为双向10车道,新华门段的拥堵情况将得到改善。预计还将修建专门的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相隔开。另外还将增加便道、绿化带。
本来在北京拆迁几条胡同,并不新奇。但是这次感觉新奇的是胡同拆着拆着就拆到了长安街上,拆到了新华门前。而这次拆迁的理由竟是为了庆祝建国60周年,为了改善长安街的交通拥堵状况,难道不拆迁、不扩建就不能搞庆祝活动了?谁能相信在增加了一条车道后,长安街从此就会告别拥堵?
长安街一直号称是世界最宽阔的大街,现在还要扩宽是不是因为不是世界之最了?这最近的几十年来,长安街一直没有停止过拆迁、改造,现在的长安街聚集了一批气派的政府大楼、豪华的银行大厦,现代化的建筑一座挨着一座。
长安街已经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代表形象。
长安街拆迁了,但是却拆不掉长安街在我们心中的记忆。街边的四合院、门口的红枣树,树下聊天的大爷、大妈们,这里的京腔京韵真是让人浮想联翩。
如今的长安街,大楼高的遮天蔽日,路上行人却少的寥寥无几,确实没有多少人能往这些大楼里去。
熙熙攘攘的人群再也找不到了,长安街上除了东跑西攒的汽车外,已经找不到多少人文的气息,长安街俨然成了过境公路,已经没有多少人需要在长安街停下来了。
相关博文:
2009.1.22大城市副中心的发展模式应当考虑
2009.1.22
短命建筑、循环经济与金融街西扩
2009.1.21
SOS:金融街西扩月坛南街告急
2008.5.14 国际金融中心落沪大局已定
2008.4.10
金融街西扩不能毁掉北京的城市记忆
2008.5.7
北京不该成为有国际影响的金融中心
2008.1.14
金融街西扩是否真的有必要
2007.11.28
北京盲目扩张迁都是早晚的事
2007.1.23
北京高房价逼走首都的可能性有多大 ?
北京不能对韩国迁都无动于衷
2007.1..18
王府井在拆除中失去王府本色
2006.8.9
北京究竟是什么中心?
2006.5.29
北京行政区东迁不值得期待
2006.5.10
北京的人口控制有啥难的?
加载中,请稍候......